(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21.5℃(6月26日),最高氣溫32.4℃(6月30日),一周降水量51.4毫米。
淮南市氣象臺最新預報:本周我市多降水天氣,日最高氣溫31~35℃。7月2-5日,我市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其中3日主雨帶北抬至淮河以北地區(qū),4日我市淮河以北中雨;6-7日我市陰到多云。
當前尚屬梅雨季。本地自6月21日“夏至”開始“入梅”,此后不間斷有降水,此前的旱情隨之一掃而光,高溫天也被壓了下去。今年的梅雨不是一直在下,而是時雨時晴,降雨并不極端,避免了洪澇災害的發(fā)生,潮濕也并不嚴重,“霉雨”可防。
“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特有的氣候現(xiàn)象!包S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庇捎谡墙厦纷拥某墒炱,故稱為“梅雨”。一般情況下6至7月,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進入梅雨期。據(jù)安徽省氣候中心統(tǒng)計,我省淮河以南平均入梅時間為6月16日,出梅為7月10日,梅雨期長度平均為24天,梅雨量江淮之間為270毫米,沿江江南320毫米。但入梅時間、梅雨期長度及梅雨量年際變化很大。
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在降水最為集中的夏季,主雨帶主要由東亞夏季風主導。盡管每年的雨季進程不同,千變萬化,但從氣候平均的角度看,主雨帶的形態(tài)和演變又是相對固定的。一般來說,6月上旬末,隨著東亞夏季風北推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脊線第一次北跳,主雨帶推進到江南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標志著梅雨季開啟,一般持續(xù)至7月中旬。在梅雨季結束之后,北方雨季才開啟。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和“出梅”。
專家提醒,梅雨期高溫高濕,給霉菌滋生提供了“溫床”。所以要適時開窗通風,使用干燥劑或晾曬都可以有效解決衣物的潮濕問題,家電可以通過定期除塵開機的方式來除濕。
同時,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或駕車時,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積水過深時避免強行通過;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人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要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出行時,要盡量避開地質災害多發(fā)地區(qū),特別要遠離已豎立地質災害警示牌的山坡、危墻等地。
本周具體天氣預報如下:
7月2日,陰有陣雨,24~31℃;7月3日,小雨轉陰,25~31℃;7月4日,小雨,淮河以北中雨,27~34℃;7月5日,陰有陣雨,27~34℃;7月6日,陰轉多云,26~33℃;7月7日,多云,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