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翹起小小的蘭花指,時而端起京劇架勢,時而一臉嚴肅,時而歡快活潑……認真排練毫不含糊,這是田家庵區(qū)第三幼兒園的小寶貝們在備戰(zhàn)第二屆中國·淮南國際少兒藝術節(jié)呢,7月27日上午,記者在田三幼的舞蹈房里,看到了這群可愛的小天使。
還未走進舞蹈房,記者就遠遠地聽到一段特別的聲音,京劇、豫劇、黃梅戲以及四洲戲巧妙融合,原來,這是編舞老師楊茜為了舞蹈《我有一個好爸爸》而專門創(chuàng)作的音樂。指導老師尹箐陽說,該舞蹈正是用四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來詮釋四種不同職業(yè)的爸爸,例如京劇表現(xiàn)的是警察爸爸,而豫劇表現(xiàn)的則是農(nóng)民工爸爸,目的是希望通過孩子們的舞蹈來展現(xiàn)父親的偉大。
舞蹈房里,一段排練結束后,孩子們累得坐在地上,可嘴巴卻不停著,嘰嘰喳喳的像一群百靈鳥。五歲的秦王月是個圓臉小姑娘,和其他小伙伴們一樣,4分多鐘的舞蹈跳下來立刻滿頭大汗,她睜著大大的眼睛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很喜歡跳舞,所以一點也不覺得辛苦,而且天天能和小朋友們在一起也很快樂。
記者了解到,這個由16個小演員組成的舞蹈團隊從今年2月份就開始了排練,進入暑假后也幾乎一天都沒休息過。從早晨8點孩子們進園到下午6點離開,老師和孩子一整天都要待在幼兒園里,而這中間除了吃飯和午睡的時間,他們都是在舞蹈房里度過的,孩子們大多是從小班和中班挑選出來的,年齡偏小,都在四歲和五歲之間,所以必須得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磨合,有時候一個動作甚至要練上幾千遍。
圖為孩子們優(yōu)美的舞姿。
(記者 陸士宇 實習生 李 榮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