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近10年
提起淮南田家庵區(qū)前鋒電力村5號樓的劉素蓮,周圍的居民沒有不夸贊她的。她細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公公近10年,卻從沒有過一句怨言。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即使是親生兒女,也不一定能10年如一日照顧久病的老人,更別說是兒媳婦了?蓜⑺厣弲s做到了,她用自己的孝心譜寫了一曲人間的真情。
8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劉素蓮公公的住處——前鋒電力村5號樓。只見劉素蓮正端著碗一口一口地往老人嘴里喂飯,看到老人不動嘴了,她則輕聲的說勸,像在照顧一個“老小孩”。記者看到老人的屋里很干凈,東西擺放得也有條有理,更令人驚奇的是,屋里絲毫聞不到氣味。說起劉素蓮,她的丈夫呂師傅忍不住地稱贊:“我好有福氣,找了這么一個好老婆,她是天底下打燈籠都難找到的好媳婦。如果不是她細心照顧父親,父親很難堅持這么久。”據(jù)呂師傅介紹,他的父親叫呂士榮,今年86歲。1942年參加工作,在原淮南發(fā)電廠上班。上世紀(jì)五十年代他的父親曾獲全省勞動模范,1984年退休,1996年他的母親去世了。2000年4月份,他的父親在家喝水時突然摔倒在地上,后經(jīng)醫(yī)院診斷,父親患的是腦梗塞。手術(shù)后,父親就不能說話,不能走路,大小便也失禁。面對這一個現(xiàn)實,呂家人都感到束手無策。呂師傅說,2004年他就下崗了,下崗后和朋友一起合伙辦廠,一天到晚在外奔波,而自己的姐弟也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不可能24小時照顧父親。就在這時,剛退休的劉素蓮主動接過照顧老人的責(zé)任,沒想到一干就是近10年。呂師傅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沒有牙,又是腦出血,吞咽十分困難,吃稀的營養(yǎng)不夠,硬的更不行,劉素蓮就把飯做得軟乎乎的,每天早晨喂父親一杯牛奶一個雞蛋一塊蛋糕,大約在9點的時候,給父親喂點果汁,夏天喂西瓜水,冬天就用梨熬冰糖水。中午1點左右再給父親喂飯,下午2點左右,又喂一次水果汁,6點準(zhǔn)時又給父親喂飯。而劉素蓮只有等到忙完公公的事后,才能顧上自己,常常要到七八點時飯才能吃到嘴邊。不僅如此,劉素蓮每天上午還把父親抱到輪椅上推到外邊溜一個半小時。下午又推出去走五六公里,讓公公曬曬太陽。久臥在床的老人最怕生褥瘡,劉素蓮每天給公公擦身體,更換床褥。多年來,公公從未生過痱子,得過褥瘡。公公經(jīng)常便秘,劉素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慢慢地她摸索出一條經(jīng)驗,每當(dāng)遇到這個時候,她先用熱毛巾焐公公的下身,然后再用手搟公公的肚子,不行就用手一點一點地摳糞便。就這樣,公公的身體一天一天好起來,F(xiàn)在竟能說話了。每次到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都感到很奇怪,老人的各項指標(biāo)都合格,連鈣都不缺。
面對丈夫的稱贊,劉素蓮說,自己的親生父母去世得很早,公公就是自己的父親。再說,丈夫在家里男孩中算是老大,得做個榜樣。況且,把照顧老人的責(zé)任承擔(dān)下來,家庭的所有矛盾就都能化解。劉素蓮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也很孝順爺爺。2007年剛大學(xué)畢業(yè)時,聽說弱堿性水對老人的便秘有幫助,于是就掏錢買了一臺弱堿性飲水機,一直用到現(xiàn)在,效果不錯,老人的便秘也不那么嚴重了。
聽說記者來采訪,鄰居們都紛紛圍過來夸贊劉素蓮。家住隔壁的董大媽對記者說,這么多年,劉素蓮這么細心地照料公公,很難得,大家都很羨慕呂老漢,每當(dāng)他出門遛彎時,都對他說,你真是好福氣。
(記者 冉 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