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乱高清成免费视频-久九久国产九九-自拍视频在线看伦-亚洲免费国产视频

  • <menu id="8gamy"></menu>
    <blockquote id="8gamy"></blockquote>
    <strike id="8gamy"></strike>
  •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鑼鼓歡 夕陽紅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jiān)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yǎng)營商環(huán)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愛的后備廂”滿載的是親情與鄉(xiāng)愁
     從春節(jié)習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鑼鼓歡 夕陽紅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09/12/31 23:50:1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wǎng)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本網(wǎng)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wǎng)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九龍崗鎮(zhèn)鑼鼓隊舞出好身體,舞出好心情

          他們是一群爺爺奶奶級的老年人,來至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不同鄉(xiāng)鎮(zhèn)。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在鑼鼓的鏗鏘聲中,他們盡情的敲打、舞動,尋找“夕陽”的快樂。

          2000年春天,九龍崗鎮(zhèn)紅旗社區(qū)的十幾位愛好表演的老年人,自備樂器成立九龍崗鎮(zhèn)紅旗社區(qū)夕陽紅鑼鼓隊。但那時隊員少,樂器也少,表演的節(jié)目只有敲鑼打鼓。開始時還受到群眾的喜愛,可后來大家聽多了,覺得很單一,鑼鼓隊的表演陷入僵局。

          老書記上任 鑼鼓隊活起來

          他叫宮傳明,今年78歲,是九龍崗鎮(zhèn)紅旗社區(qū)夕陽紅鑼鼓隊的前任書記,1994年退休前是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退休后,在家沒事做,就和一些老朋友打打麻將。時間久了,他覺得無聊,過得有點寂寞。2000年朋友告訴他九龍崗鎮(zhèn)剛成立一支鑼鼓隊,建議他也去參加,找點事做,人過得充實。他想現(xiàn)在退休沒事做,參加鑼鼓隊,正好可以唱唱跳跳,找些樂趣。于是便前去參加鑼鼓隊,并被推選為鑼鼓隊的書記。宮傳明告訴記者,他16歲時,擔任紅軍兒童合唱團的團長,那時的他非常喜歡唱歌。由于后來忙于工作,也就沒有空閑再唱了。

          成為鑼鼓隊書記后,他發(fā)現(xiàn)表演時只是敲鑼打鼓,不能更多地吸引群眾的興趣。于是他自己拿出1000多元,為鑼鼓隊新添了二胡、旱船等表演樂器和道具。并積極吸納會唱歌、跳舞、拉二胡、吹笛子的新隊員。在他的努力下鑼鼓隊表演時增加了許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隨即,隊員迅速增加到五十多人,其中年齡最小的49歲,最大的已82歲。

          既是政策宣傳者 又是老百姓的開心果

          每當政府出臺利民的好政策,九龍崗鎮(zhèn)紅旗社區(qū)夕陽紅鑼鼓隊都將政策編成快板、順口溜等,通過表演及時向群眾宣傳。2006年國家取消農業(yè)稅時,鑼鼓隊走村串戶,通過快板形式及時讓百姓了解這項好政策。2008年汶川發(fā)生地震后,鑼鼓隊積極參加九龍崗鎮(zhèn)政府組織的抗震募捐活動。在九龍崗南門口現(xiàn)場,鑼鼓隊的老年人現(xiàn)場演唱抗震救災的歌曲、捐款,支持地震災區(qū)的同胞。

          每逢過年過節(jié),在九龍崗鎮(zhèn)的大街上,都能欣賞到他們的表演,給節(jié)日的人們增添許多快樂。鑼鼓隊還深入農村,為鄉(xiāng)村的群眾,送去精神食糧,宣傳鄉(xiāng)村文明。

          抗癌英雄心情好

          他叫吳華柱,今年69歲,愛唱各種名歌、花鼓歌。2001年加入九龍崗鎮(zhèn)紅旗社區(qū)夕陽紅鑼鼓隊,是鑼鼓隊的活躍分子。然而,2002年的一天,癌癥的魔掌伸向了他。不久,他病情惡化,不得不退出鑼鼓隊。之后的幾個月,病魔將他折磨的皮包骨頭,幾乎喪失活著的勇氣。當宮傳明見到他時,勸他將病放在心上沒有用,不如回到鑼鼓隊,唱唱跳跳,或許心情會好一些。吳華柱采納了他的建議,回到鑼鼓隊。從那天開始,他每天和隊員們唱歌跳舞,將自己的病情拋到九霄云外。至今已過去7年了,而他仍一直參加鑼鼓隊的訓練、表演。

          一群“活樂寶”

          鑼鼓隊的隊員們說,參加鑼鼓隊后,生活很充實、快樂,有了精神寄托。每天唱歌敲鼓,身體得到鍛煉,食欲也增加了,睡眠也好了起來。同時,愉悅了身心,有助于延年益壽。在參加鑼鼓隊后,很多素不相識的隊員,都成了好朋友。82歲的宗朝漢老漢說,“參加鑼鼓隊,自己找到了精神寄托,生活過得很充實,真是老有所學,老有所用,老有所樂!

          圖為老人們在表演。

    (記者 冉韜 攝影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wǎng)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wǎng)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wǎng)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