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張永蘭老人自己買毛線,親手打毛衣無償送給鄰居的孩子,用真情將對兒童的愛編織在這一件件毛衣里——“愛心毛衣”織出真情片片
今年66歲的張永蘭老人,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將自己親手打的毛線衣無償?shù)厮徒o鄰居們的小孩,這一送,就是15年。
8年前,張永蘭搬到田家庵區(qū)前鋒電力村,有幾天,她看見后面8號樓的曹登超帶著孫女桐桐在樓下玩耍,桐桐大大的眼睛、白凈凈圓乎乎的小臉讓張永蘭十分喜愛。張永蘭便決意打一件毛線衣送給鄰居這個可愛的小寶寶。不幾天,一件款式新穎、色彩艷麗的線衣就送到了曹登超手中。曹登超拿回家里,他的老伴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這位給孫女織毛線衣的熱心人姓張,還不知道叫啥名字。2號樓的李傳玲和張永蘭平時沒啥交往,只是見面打一聲招呼,尊稱一聲“張姐”。這一喊不要緊,這位張姐先后給李傳玲的外孫、外孫女每人打了一件毛線衣。李傳玲很不過意,買了些禮品回謝,被張永蘭婉言謝絕。老崔嫂今年3月來電力村帶小孫女,和張永蘭彼此只知道姓啥而不知名誰,張永蘭接連給崔家寶寶編織了2套衣服,F(xiàn)在,又一件外套即將完工。多年來,張永蘭給前后樓打過衣服的人家不在少數(shù),有6號樓的余家、李家、徐家、黃家,7號樓的俞家、王家、劉家,8號樓的徐家、段家……還有電力村外面的一些人家。有的家庭有兩三個孩子,有的孩子獲贈了兩三件衣服,全是張永蘭自己花錢買毛線,不收分文報酬。今年夏天,織毛衣時毛線不夠用,張永蘭中午不顧休息冒著35℃的高溫到北菜市買毛線。
往前可以追溯到15年前,張永蘭還在工商銀行工作的時候,從那時起,她就開始給同事們家的小孩子打線衣,穿過她編織毛衣的孩子,如今有的上了高中,有的上了大學(xué)。十幾年時間她從沒有間斷過,問她給多少孩子打了多少件毛衣?時間長了她也說不清,只是告訴筆者,至少給三四十個家庭的五六十個孩子打過七八十件毛衣。有人對此表示不理解,勸她:“60多歲的人了,別忙乎了,該歇歇了。再說,你貼錢又貼功夫,圖的啥喲?”張永蘭并沒有歇息,這不,前天又買回一斤上等的黃色毛線,給一家鄰居即將出世的第三代打起了毛衣。每看到可愛的孩子們穿著她織的毛衣,張永蘭感到很安慰,因為她用真情將對兒童的摯愛千針萬線都編織在擋風(fēng)御寒的毛線衣里。
(通訊員 王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