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仲裁委員會幫助下,20多位外地農民工4年艱難的討薪旅程終于劃上句號。
51萬多元血汗錢拿到了
“拿到了,拿到了!4年了,我們?yōu)橛懟卮蚬さ难瑰X,幾乎跑斷了腿。如今,在淮南仲裁委員會的幫助下,我們終于拿到了打工掙來的51萬元血汗錢……”12月21日下午,在淮南仲裁委員會辦公室,2名阜南縣農民工代表,眼含熱淚,向工作人員道出發(fā)自內心的感激話。
據2位農民工介紹,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阜南縣新春鎮(zhèn)20多名農民工推選出代表,與工程建筑商李某簽訂一份《土建整體勞務合同》。幾天后,20多名農民工來到李某承包的工地“安營扎寨”。一個月后,按李某要求,他們又推選出農民工代表,與其簽訂一份《土建安裝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協議》。2007年春節(jié)前,農民工代表在農民工一致要求下,找到了李某,要求其支付部分工資,讓農民工安心回家過春節(jié)。李某十分爽快,一口答應給10萬元現金。20多名農民工拿到部分工資后,安心地回到老家。
春節(jié)剛過,20多位農民工按時返回工地,加班加點在工地上施工?紤]到李某難處的農民工,沒有再次開口向李討要工資。
2007年5月底,20多位農民工承包的工程全部竣工。按合同規(guī)定,李某應付農民工618000元工資,減掉已付的10萬元工資,還需要付518000元。李某承包的工程驗收合格后,農民工代表找到了李某,要其履行合同義務。但這些農民工做夢也沒想到,李某以“對方還未付齊工程款”為由,拒絕付給他們工資。
手頭沒有活可做的20多位農民工,商量決定,留下2位代表,繼續(xù)找李某討要工資,其余農民返回老家。2位農民工代表在多次找到李某,討要工資無果的情況下,只好打起背包,無奈地返回老家。
從此,20多位農民工踏上了艱難的討薪旅程:他們每月派出2名代表來到淮南,找到李某討要欠發(fā)的518000元血汗錢,而李某總是以“對方還未付齊工程款”為由,拖著不給。
今年12月17日上午,2位農民工代表來到淮南,找到了李某,要求其履行合同。然而,李某還是以種種理由推脫。怎么辦?無路可走的農民工代表,在熱心人建議下,手持合同等材料,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了淮南仲裁委員會,向接待的工作人員訴說自己遭遇的困境。工作人員邊安慰2位農民工代表,邊電話請來了李某。
在仲裁委員會工作人員耐心宣傳有關法律法規(guī)條文后,李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為,他當場表示,在最短時間內籌集518000元,然后一次性付給他們。
12月21日下午,在淮南仲裁委員會辦公室,當著工作人員的面將拖欠的518000元交到2位農民工代表手中。
(記者 朱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