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在一些市民中間上演了搶購食鹽的鬧劇。令人欣慰的是這場鬧劇鬧得時間不長便草草地收場,且最終風平浪靜。
關于這場食鹽搶購鬧劇的起因無須記者多言,想必大家都會心知肚明。但有關食鹽搶購鬧劇所引發(fā)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記者不得不說。說之目的,就是想提醒廣大市民,以后再遇到類似這樣的情況,切不可聽風就是雨,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心態(tài),理智對待,不可盲從。
在記者的觀察下,這場食鹽搶購的風波好像起于3月16日的晚上,息于3月17日的下午。這場搶購風波緣何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由于少數(shù)人偏聽偏信,缺乏主見,以訛傳訛造成的;二是在該場搶購鬧劇伊始,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對這場搶購鬧劇進行了及時的“消毒”,并負責任的作出承諾:食鹽庫存充裕,供應無虞。
食鹽是大眾商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豈能短缺。這么多年來,在我們國家,是有些商品出現(xiàn)過緊缺現(xiàn)象,但就食鹽而言,好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緊缺現(xiàn)象。雖說目前日本因地震而引發(fā)了核泄漏事故,但我國相關權威人士已明確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漏,不會對我國造成不良影響。另據(jù)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食鹽,其中海鹽的占有率僅在10%左右。也就是說,人們平時所購買的食鹽,大都是內地一些鹽場所生產(chǎn)的,何談受到核輻射的污染?
這場食鹽搶購的鬧劇雖說在較短的時間內便風平浪靜,但由于少數(shù)市民偏聽偏信所引發(fā)的搶購風,還是讓一些不法奸商有機可乘。有媒體報道,合肥一位老先生由于聽信了謠言,居然以每袋鹽6元的高價,一次性購買了80袋。但食鹽搶購鬧劇風平浪靜時,老人連呼吃虧!上當!隨后,這位老人又扛著80袋食鹽,要求商家退貨,結果與商家鬧得沸沸揚揚。雖說最終在警方的干涉下,老人得以退貨,但其聽風便是雨的行為,著實讓人感到可笑。
在咱們淮南,也有一些不法奸商,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趁機添亂。據(jù)一些市民向本報熱線反映,在3月17日的上午,有一家大型超市就拒絕向市民出售食鹽。還有一些個體店主,趁機抬高食鹽的價格,甚至出現(xiàn)買一袋食鹽,要搭配一桶價格不菲的食用油。
這場食鹽搶購的鬧劇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教訓卻是深刻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反省的。但愿類似這樣的鬧劇今后不再發(fā)生。
(登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