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這里成立淮南地區(qū)早期黨支部——中共鳳臺特別支部;2011年,這里即將成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白塘廟革命紀念園重放光彩
在鳳臺縣桂集鎮(zhèn)的白塘廟村,有一處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淮南地區(qū)早期黨支部的中共鳳臺特別支部就是1928年在這里建立起來的。記者從鳳臺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獲悉,該紀念園已獲批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即將授牌。
七一前夕,記者隨鳳臺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老同志探訪了這里。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占地近兩畝,園內(nèi)聳立著一座高14米的紀念碑,上面鐫刻著中國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周克玉上將親筆題寫的碑文——“鳳臺縣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碑”13個大字,紀念碑背面則是白塘廟革命活動簡介。
紀念碑的東側,便是100余平方米的白塘廟革命活動史料陳列館,它們記載著那段蕩氣回腸的歷史。白塘廟是早年革命活動頻繁,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地方。1928年2月,當時的白塘小學內(nèi),以教師教學為掩護的共產(chǎn)黨人,建立了中共鳳臺特別支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在白塘廟這片熱土上,中共鳳臺特支宣傳新文化、新思路,傳播馬列主義,秘密發(fā)展黨員,建立黨組織,發(fā)動人民開展革命活動,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英勇頑強的斗爭。1930年,這里舉行了淮南地區(qū)第一次革命暴動——白塘廟農(nóng)民起義。1946年中共渦淮工委設在白塘廟,進行秘密工作;1947年中共鳳臺縣委、縣政府成立,立即組建了白塘區(qū)委、區(qū)政府及白塘區(qū)隊,并很快建立了鄉(xiāng)村政權,打擊反動勢力,支援淮海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為鳳臺和全國解放做了應有貢獻。
在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不能不提及以吳云為首的吳家兄弟五人,吳氏家族成員曾經(jīng)為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F(xiàn)為白塘廟革命活動史料陳列館的即是吳氏故居,目前正由吳云的侄兒吳方坤照看。鳳臺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郭學亮告訴記者,早在1923年,吳云在上海大學讀書期間,就在瞿秋白介紹下,與弟弟吳震、吳庭一起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24年,兄弟三人受組織派遣回到家鄉(xiāng)從事黨的工作。是鳳臺特別支部創(chuàng)建者之一,另外吳云還曾擔任過當時中共鳳臺縣委書記一職。
當時吳家家道十分殷實,很多時候黨員開會都安排在他們家,每次開展活動資金上有困難,吳家也會慷慨解囊。尤其是鳳臺特支在準備白塘廟起義之際,吳家人在經(jīng)濟上更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為購買舉行暴動的槍支,吳家還變賣家產(chǎn)籌集了一部分資金。
光陰荏苒,為了銘記革命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教育后人,鳳臺縣委、縣政府采納市、縣新四軍研究會建議,在2009年10月啟動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工程建設,于2010年9月建成。紀念園被鳳臺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團市委授予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牌匾。鳳臺縣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正成為人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
(記者 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