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r0421/edit/UploadFile/201111301950792.jpg)
秋冬季節(jié),早晚餐的時候,拿兩個燒餅,喝一碗牛肉湯,是不少淮南市民的選擇。但對于遠在芬蘭的淮南籍留學生張鶯(化名)來說,想喝一碗家鄉(xiāng)的牛肉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忙活一天后,張鶯親手做出了一鍋淮南牛肉湯,不僅一解思鄉(xiāng)之情,也讓芬蘭的國際友人品嘗了淮南的美味。10月30日,通過網(wǎng)絡(luò),記者采訪了在芬蘭的張鶯。
今年25歲的張鶯家住淮南市田家庵區(qū),去年留學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讀研究生。異國他鄉(xiāng),張鶯最想念的美食就是淮南牛肉湯。上周,芬蘭的氣溫下降,白天最高溫只有八九度,寒冷的天氣里,張鶯更懷念和親友們一起喝牛肉湯的幸福情景。但是還有2個多月才能回家,張鶯決定自己動手做牛肉湯!
買綠豆做豆餅,煉肥牛出牛油加辣椒
雖然平時廚藝不錯,但還從未做過牛肉湯,張鶯笑著說:“只能靠記憶來做了!”然而,在芬蘭制作牛肉湯,食材并不齊全。在附近的亞洲超市,張鶯買到了牛肉、粉絲、香菜和綠豆。其中,綠豆是用來做豆餅的,“把綠豆加水打成綠豆汁,然后加面粉調(diào)成糊,鍋里一煎,一片片豆餅就出來了!睂τ谶@份原料,張鶯還是有點遺憾,那就是沒有千張皮。
喝牛肉湯怎么能少了牛油辣椒呢?“用肥牛肉煉成牛油,然后加上辣椒面,放到冰箱里凝固后就行”,張鶯說,芬蘭人不喜辣,牛油辣椒必須自己做才能夠味。
沿襲淮南傳統(tǒng)工藝,燙出牛肉湯
牛肉湯的精髓就在于“湯”,張鶯首先熬出了牛肉湯!鞍雅9穷^和牛肉放在一起,加八角、桂皮、草果、干辣椒、花椒、香葉、甘草放在一起熬湯。等牛肉熟了撈出來,骨頭則接著熬”,張鶯說,“足足熬了六個小時!
市民去吃牛肉湯,都會說“給我燙一碗”,大家都知道牛肉湯是“燙”出來的,而不是“煮”出來的。雖然只熬了一小鍋湯,但張鶯還是沿用了淮南“燙”牛肉湯的傳統(tǒng)工藝。牛肉湯熬好后,在湯里加鹽跟牛油辣椒,把泡好的粉絲、牛肉片、香菜、香蔥、豆餅?zāi)寐┥谞C熟后放入碗中,再向碗中加湯。為此,張鶯還特地選了一個大碗,“用這邊的盤子才裝得下!”
烤出燒餅,美食絕配辣翻芬蘭同學
喝牛肉湯一定要配兩個燒餅才美味,相對于制作牛肉湯,張鶯做燒餅則“很簡單”——把豬油燒熱,拌上面粉、蔥和鹽調(diào)成油酥;發(fā)面,揪成小團后搟成長條,抹上油酥卷起來按平,搟成燒餅樣,然后放烤箱里烤即可。
做好牛肉湯之后,張鶯還特地邀請了同在芬蘭的中國留學生和幾名芬蘭當?shù)氐耐瑢W前來品嘗。“讓他們記住這道美食,辣椒起了不小功勞”,說起芬蘭同學的反應(yīng),張鶯大笑著說,“辣翻了!”
采訪快結(jié)束時,記者問,第一次做牛肉湯覺得如何?張鶯說,自己很滿意,味道還挺正宗,喝了牛肉湯,能緩解不少思鄉(xiāng)之情,“我還把湯底留著呢,以后想吃就做。”記者問及和家鄉(xiāng)的牛肉湯有什么不同,張鶯微笑著說;“家里的牛肉湯更濃!庇浾呦耄@其中,濃的不僅僅是熬了日日夜夜的牛肉湯,更有日思夜想?yún)R集的濃濃鄉(xiāng)情。
圖:張鶯制作好的淮南牛肉湯配燒餅。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