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斗4個小時
哇!釣上34斤重大青魚
5月31日,記者隨淮南市漁船檢驗處到蚌埠懷遠境內(nèi)芡河洼為淮南漁船進行檢驗時,正巧碰到淮南漁民張貴生釣上1條大青魚,重達34斤,體長逾1米。
哇!這么大的青魚,記者還是第一次看到,周圍漁民也稱很少見。
張貴生師傅家的一條大船居于芡河停泊,這條大青魚就是在船上釣的。雖然用錨繩拴住,大船也會隨風向、水流有少許移動,因此釣點并不完全固定。當日上午,張師傅穿上蚯蚓作餌后便抬起魚竿拋下鉤。臨近中午時,張師傅看到魚漂漸漸下沉,他急忙提竿,一條大魚上鉤了。中鉤的大魚猛竄,翻滾中,他看到中鉤的是一條青魚,估計有7、8斤重,突然一股勁,魚兒把線掙斷跑了。
魚兒脫鉤,張師傅肯定有些遺憾。剛過午飯,他又換上一副新鉤繼續(xù)釣。風吹船動,釣點也不斷變化。不長時間,張師傅看到他的魚漂突然又動了,感覺和飯前跑掉的青魚吃鉤動作一樣,張師傅猛一提竿,感覺中了一條大魚。張師傅估計是青魚,害怕青魚勁大掙斷線,他不敢怠慢,急忙解下系在大船上的小船,上了小船去遛魚,哪知這條大魚勢頭很猛,不斷往外拉,有了之前斷線的經(jīng)驗,張師傅不敢硬拽,只好把魚竿拋到水里,看著漂浮的魚竿劃船跟著去攆魚。跑了一段時間,魚兒停下休息時,張師傅便撿起水中的魚竿繼續(xù)遛魚。反復多次回合中,張師傅的魚竿被掙斷了,他急忙抓起竿頭,松開魚線掛鉤,把魚線反掛到魚竿尾部鋼絲小圈上。魚兒使勁跑,他也只得劃著小船跟著攆。
反反復復的拉鋸戰(zhàn),纏斗了4個小時,魚兒精疲力竭,張師傅也累得不輕。眼看被拽到淺水處的魚兒掙扎的勁頭不大了,張師傅抓起抄魚網(wǎng),劈頭蓋住大魚,在他人協(xié)助下,終于把大魚拉入小船中。嗬,好大的一條青魚!張師傅把小船劃到大船邊,大船上的人拿鉤秤,尺子稱量了一下,大青魚重34斤,體長1.02米。
周圍漁民聽說張師傅釣了條大魚,都紛紛過來看,有經(jīng)驗的漁民說,這么大的青魚,估計要長10多年。據(jù)了解,青魚就是俗稱的“螺螄混子”,主要以水底螺螄、幼蚌等貝類為食,其行動有力,不易捕捉。青魚肉質(zhì)鮮美,漁民常在冬季過年前起獲供應市場,現(xiàn)在是夏季,價格要差一些,若在冬季,價格要翻番還多。
張師傅介紹,知道中鉤的是條大魚,不敢硬拉以防斷線。幸虧水面開闊,回旋余地大,又沒有雜物纏線,這才能夠最終拿獲。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