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零事故”,“堡壘”成平地,各級聯(lián)動確保三和鄉(xiāng)姚皋村、王圩村拆違征遷工作順利完成
拆遷辦工作人員正在為丈量好的征遷村民的房屋作登記
行政執(zhí)法局工作人員在大雨中指揮拆遷
丈量面積、簽訂協(xié)議、組織搬家、拆遷房屋……從4月25日第一戶村民開始搬遷,到5月10日全部拆遷工作結束,短短半個月時間,三和鄉(xiāng)姚皋村和王圩村圓滿完成拆違征遷任務,昔日“堡壘房”被順利夷為平地,拆違征遷面積近50萬平方米,妥善安置7個村民小組近400個大戶,同時,整個過程中創(chuàng)造安全“零事故”奇跡,書寫了一個個拆遷奇跡……
昔日“堡壘”夷為平地
5月13日下午,晴空萬里。熾熱的陽光炙烤著三和鄉(xiāng)姚皋村和王圩村的拆違征遷現(xiàn)場,昔日的一幢幢住房、一座座“堡壘”已經(jīng)被夷為平地,大量磚塊、水泥板、瓦礫堆放在原址上。在拆遷后的廢墟上,端正豎立的 “拆遷現(xiàn)場,請勿靠近”、“切勿靠近、安全第一”等提醒標牌。
“這里的‘堡壘房’全部被拆掉了!蓖踣状宕甯刹棵舷榛ǜ嬖V記者,王圩村涉及拆遷的是羅圩和陸郢兩個村民小組,這兩個組是山南新區(qū)南經(jīng)十四路的必經(jīng)之處,能否順利拆遷是解決該路能否續(xù)建的關鍵。此前,不少村民得知因修路即將拆遷后,立即連夜違法搶建“房屋”,這些“房屋”既無門又無窗戶,有的都蓋到了六層,被村民們戲稱為“堡壘”。這些“堡壘房”不但無法居住,而且還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在這次拆遷過程中,一座座這樣的“堡壘房”被順利拆除。
記者了解到,姚皋村此次拆違征遷涉及6個村民組220大戶、450小戶,面積達31萬平方米,5月10日完成了全部任務。王圩村共丈量宅基地100余畝,拆遷124大戶,拆遷面積18.5萬平方米,提前6天完成任務。
拆遷凝聚一片民心
“我今天就是專門來簽補償協(xié)議的!現(xiàn)在臨時安置房設施很齊全,住起來也很稱心,等將來俺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住進新樓房咯!”5月13日,姚皋村70歲的程晉國老漢來到三和鄉(xiāng)拆違征遷辦公室,再次確認了自家丈量的拆遷面積數(shù)據(jù)和補償數(shù)額后,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程老漢告訴記者,自己是本月7號搬進位于金屯小區(qū)的拆遷安置點,那里水電齊全,還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程老漢和老伴同住,子女均已分出去單過,平時他就騎著電瓶車,趕20多分鐘的路,到自家地里干農(nóng)活,“等將來干不動了,就帶著小孫子在山南四處轉轉,給他們講講山南的新變化!
程晉礦是姚皋村黨支部書記,他自家的房子也在這次拆遷范圍中。村書記能不能以身作則帶頭拆自家房子,姚皋村220戶村民都在看著!安!帶頭搬!帶頭拆!”為了給大伙做出表率,程晉礦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然而,家人強烈的反對卻讓他始料未及!敖^不能讓家人拖了整個拆遷工作的后腿!”程晉礦一方面向家人宣傳上級的政策,一方面勸說自己70多歲的父母和從小就身患小兒麻痹癥癱瘓在床的哥哥,帶頭第一個搬家第一個拆遷,而且動員自己兩位80歲高齡的大爺程東模、程東勉搬家。
程晉礦的舉動感動了村民們,贏得了大家的贊譽,也推動了拆違征遷工作的順利進行。
各級聯(lián)動確保拆違運行高效
為了讓此次拆違征遷工作順利平穩(wěn)進行,田家庵區(qū)委、區(qū)政府高度重視,山南新區(qū)管委會、三和鄉(xiāng)及各部門積極聯(lián)動,不僅制定了一套適合當?shù)貙嶋H的搬遷安置補償機制,還將“平穩(wěn)拆違,違建不獲利,耕地上違建一律無償無條件拆除,拆違與正常的項目征遷工作同步推進”四項原則貫徹始終,宣教、丈量、簽約、搬遷、安置、拆遷六個環(huán)節(jié),逐級聯(lián)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拆違征遷工作運行高效。
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區(qū)拆違征遷指揮部召開了10次工作調(diào)度會,決定并督辦了拆違進程中的60多個事項,凸顯了攻堅克難的實效和各級政府部門的決心和信心。為了確保拆違征遷陽光、公開、公平、公正,每天,在拆遷現(xiàn)場,匯聚著各方精干力量至少400人,大型挖掘機10多臺,區(qū)委、區(qū)政府還專門抽出區(qū)直機關一些部門負責人,充實到各個工作組中。三和鄉(xiāng)除了極少數(shù)辦公室留人值守外,其余干部全部安排到拆違一線。各拆違征遷工作組每天一大早確定拆遷任務,明確時間節(jié)點,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zhàn)。區(qū)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全員投入,拆違高潮日日掀起。田家庵公安分局也安排數(shù)十名警力,切實做好拆違現(xiàn)場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讓拆違征遷井然有序進行。
宣教先行情理并用
4月23日,田家庵區(qū)委、區(qū)政府在三和鄉(xiāng)召開全區(qū)拆違征遷動員大會,從此,姚皋村和王圩村村支兩委便把征違拆遷作為重中之重。他們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做到讓政策家喻戶曉,采用“黨員干部帶頭、群眾自覺拆除違法建設”的工作模式,鼓勵搬遷自拆、安排過渡房助拆,想群眾之所想,形成和諧拆違征遷的良好氛圍。
在此次拆違征遷中,讓姚皋村村長費傳明感受最深的是村民們的理解和支持。他告訴記者,在拆遷工作中,黨員、干部們不僅帶頭拆遷自家房屋,起到了表率作用,還積極深入村戶,挨家挨戶向村民宣傳解釋政策,為順利拆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宣傳手冊分發(fā)到戶,政策宣講分別到人,補償標準人人皆知,對于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更是積極上門做工作。今年百歲高齡的張云蘭行動不便,工作人員一天上門數(shù)次宣講政策,每次都被轟出,但大家并沒有氣餒,反而加大了上門訪問量,逐字逐句解釋,逐項政策說明,最終,工作人員的誠心打動了老人。
“其實,村民們最看重的還是補償方案,只要我們能解釋清、解釋透,打開大家的心結,也就不會再有抵觸情緒了。”費傳明表示,為了能讓后勤保障到位,在拆違征遷中成立了搬遷隊,免費為群眾搬家;搬遷戶不僅能免費得到臨時安置房,還能獲得一定的租房補貼;安排好搬遷戶的就業(yè)、子女入學、生活等問題……各項措施促使搬遷戶順利完成了搬遷工作,目前,大家主要安置在三和農(nóng)民新村和泉山金屯小區(qū)。5月9日,三和鄉(xiāng)又對廢棄窯廠實施了爆破拆除,原址上將以最快速度建成過渡安置房450余套,從而妥善安置姚皋村拆遷村民。
在王圩村拆違征遷現(xiàn)場,孟祥花告訴記者,在此次拆違征遷中,王圩村成立了由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組成的勸拆小組入戶,對村民關心的政策問題進行宣傳解釋,深入做群眾思想工作,宣講土地征用的政策依據(jù)、征遷方案、保障性房源及過渡房的安置等群眾關心的問題。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帶頭拆,做表率,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在釋疑后及榜樣的帶動下,迅速在搬遷戶中掀起了一股速拆速搬之風。據(jù)了解,該村90%以上的拆遷戶被安置在三和農(nóng)民新村1、2期內(nèi),而年老、體弱等特殊戶則就近安置。
征拆過程充滿感動
從古至今,農(nóng)民和土地都是分不開的。當農(nóng)民一旦要離開這片土地時,很多人卻遲疑了。此時的拆遷,已不再是簡單的遷移,因涉及到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利益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因此變得復雜、曲折、艱難。種種顧慮,種種擔心,種種疑惑,種種要求,一個環(huán)節(jié)解決不好,就是不穩(wěn)定因素,就會影響拆遷建設進程——要把好事辦好,難!
“我是黨員又是村民組長,理所應當帶頭拆!”這是羅圩組村民羅志奎的一句話,他是個說到做到的基層黨員。在近半個月的拆違征遷工作中,他的身影每天都穿梭在羅圩組和陸郢組之間。這會兒他還在村民家里宣傳政策,那會兒他卻在帶頭簽協(xié)議。在廣大群眾面前,他發(fā)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帶頭拆遷自家的房子。他還在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動員自己的親戚朋友做好拆遷工作,做到舍小家顧大家,始終為群眾做榜樣。
為了能讓拆違征遷順利進行下去,三和鄉(xiāng)的老干部王秉普拖著病體,一直奮戰(zhàn)在工作第一線。他患有高血壓等疾病,但仍然堅持工作。在拆遷中長期得不到休息,加上連續(xù)勞累,老王的血壓又升高了,但他晚上到醫(yī)院吊水,白天仍然堅持到現(xiàn)場上班,從未向領導請過一天假。他忘我的工作精神,讓許多年輕人肅然起敬。
“必須把政策放在腦子里,把群眾放在心里。只有如此,征地拆遷才能深入人心!蓖踣状妩h支部書記程東魯認為:“首先吃透政策,工作中要充分理解被拆遷群眾為項目建設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感受拆遷為群眾帶來的一時之難,在政策上惠民、利民,切實為拆遷群眾提供人性化服務。”在他看來,拆遷先要“征心”。拆遷干部和被拆遷戶交朋友,走進被拆遷戶的心里,尋找問題的突破口。
在拆違征遷中,工作人員頂著炎炎赤日,走村串戶,深入村民院落,認真細致地為拆遷戶講政策、說道理。對于白天不在家的拆遷戶,工作人員就采取提前預約,在家門口等或利用晚上休息時間上門做工作;對于思想一時做不通的拆遷戶,工作人員就輾轉先做其親戚、朋友的工作,直到做通為止,以一顆無微不至的“拆遷關愛心”去感動拆遷戶。
如今的山南,已經(jīng)讓每個生活在其間的人感受到它巨變的脈動。我們完全可以展望,隨著奧體中心和南經(jīng)十四路、緯八路項目的全面實施,新城的節(jié)奏將不斷加快,城市合力將不斷提升,城市氣勢將不斷凝聚,城市的活力將不斷張揚......
告別過去,實現(xiàn)精彩的轉身,我們也將記住那些為新城建設而付出的人們,正是你們,為城市發(fā)展的歷史變遷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記者 李鈞 李舒韻 吳巍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