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筆者在淮師附小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過一個有意義的教師節(jié)——淮師附小致家長一封信。
信中這樣寫道:“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校的很多家長更是體諒老師的工作辛苦,總是想方設法要表達這份感恩。然而過去有些做法,卻使得教師節(jié)變成讓家長和老師都為難的節(jié)日。我們不希望在一個原本應該喚起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日子,讓師生情誼變味,讓師德形象被銅臭污染。”所以,請“所有家長和學生不得以任何形式給予教師金錢和物質的饋贈!
讀罷此信,筆者頓感眼前一亮!校方的英明之舉,值得一贊!
今年9月10日是中國第29個教師節(jié),作為一名小學生家長,筆者近日也經常聽到教師節(jié)送禮的街談巷議。對于此,說句心里話,一名教師含辛茹苦、始終如一地教育孩子,教師節(jié)期間,家長和孩子向教師表達敬意可謂人之常情,實在無可厚非。然而,這種敬意如果演變成送化妝品、“購物卡”等赤裸裸的表達行為,不能不讓人唏噓感嘆!
筆者了解到,教師節(jié)送禮,很多家長都在送與不送間“糾結”。不送吧,擔心別的家長送,自家孩子得不到老師“照顧”;送吧,又怕比別人送的少,老師反而不高興。家庭經濟條件本來不大好的,送禮還會造成很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
而對于教師呢,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一位教師老朋友就說,家長送禮教師收下的話,可能會被瞧不起;不收的話,他們會覺得你嫌少、瞧不上。而且,家長送禮往往也和“選孩子當班干部”等緊密聯系。
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教師節(jié)送禮成風,難道陷入“家長不得不送、老師不得不收”的怪圈難以自拔?
在這樣的尷尬情況下,筆者被“淮師附小致家長一封信”深深打動了:這一封信,直面“金錢和物質的饋贈”,或許就是解決“家長不得不送、老師不得不收”問題的一劑良藥。
當然,致家長一封信中還承諾:“教育孩子是老師的天職,我們一定會以仁愛、公平之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倍痪湔嬲\的祝福、一個標準的隊禮,一份自制的創(chuàng)意禮物,一份整潔干凈的作業(yè),一切文明守紀的行為!坝眠@些”最純潔最有特色的方式為老師慶祝節(jié)日”,才能夠“和老師們共同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和美好的師生情誼。”
“其實,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安排和培養(yǎng),都是在摸清孩子的性格和特長基礎上進行的,家長與其在教師節(jié)送禮,不如把精力和時間更多地放在對孩子的關注上,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币晃唤處熇吓笥训牧佳裕P者愿與所有家長分享。
(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