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流離乞討度日,逃亡路上他遇上好心人;漂白身份露馬腳,“可憐人”竟是“命案逃犯”——
這是又一版“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
俗話說“知人知面難知心”,家住田家庵區(qū)的陳女士一家人怎么也不會料到,他們家收留和善待了一名“可憐”流浪人員,并找到公安部門欲幫助其登記戶口,而這人竟然會是一名潛逃22年之久的命案逃犯。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命案逃犯顧某精心設計了自己的“身份”,并抱著僥幸心理走進派出所大門,欲通過重新入戶“漂白身份”,然而他遇到了“較真”的警察。1月5日,在鐵的證據(jù)面前不得不坦承犯罪事實的顧某,再三請求民警們“不要將真相告訴好心的一家人”。
殘疾老人前來入戶現(xiàn)疑點
1月6日上午,淮河早報記者來到大通公安分局責任區(qū)刑警隊,民警們介紹了該起案情。
2015年12月下旬,大通公安分局孔店派出所內(nèi)來了一名中年女子,以及一名年約六旬的殘疾男子。女子為陳女士,家住在田家庵,她告訴民警稱,旁邊的男子是一名沒有戶口的流浪人員,大約20年前她家開店時,見男子流浪而心生憐憫,便和丈夫收留其在店內(nèi)打工,后來因為生意不做了,男子便離開繼續(xù)流浪。近期,陳女士一家又碰到了這名男子在乞討,見其生活十分困難便再次收留,想幫他辦理戶口以便接受政府救濟。
男子左手2根手指缺失,左腿也因受過傷而行動不太方便?椎昱沙鏊鶓艏窬畈ㄔ敿氝M行了詢問,男子自稱名叫王某,今年60歲,自幼父母雙亡在外流浪,靠乞討和好心人救濟生活,印象中自己是孔店鄉(xiāng)柿園村人,并且提供了幾名知情人的姓名。
李波聞聽情況后,向派出所負責人匯報了此事,并很快前往柿園村進行走訪。然而,村民們均表示不清楚村里曾有過叫“王某”的人,而王某所提供的幾名知情人有的已經(jīng)去世,有的早已不在該村居住。
憑著高度的責任感,李波多次來到柿園村走訪,終于,一位村民稱這個自稱王某的人前段時間曾經(jīng)來過村里,并且聽說這個人“身上有事”,叮囑派出所調(diào)查清楚,不要給他辦理戶口。
王某的身份存疑,李波回到派出所后立刻梳理逃犯信息,發(fā)現(xiàn)“王某”與1993年因故意殺人罪被長豐縣公安局上網(wǎng)追逃的顧某有幾分相似,當即向該所所長王坤匯報,王坤聞訊迅速向大通公安分局進行匯報。大通公安分局對此高度重視,要求責任區(qū)刑警隊和孔店派出所聯(lián)合調(diào)查,務必查清“王某”真實身份。
民警剝繭抽絲發(fā)現(xiàn)真實身份
該局責任區(qū)刑警隊指導員張二國、民警陳陽,孔店派出所副所長姚守剛、民警李波,共同組成了調(diào)查專案組,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
專案組民警兵分兩路,一邊到孔店鄉(xiāng)柿園村尋找知情人繼續(xù)走訪,對收留王某的陳女士夫婦詳細詢問收留時間及過程,一邊到長豐縣尋訪當時的受害人親屬及嫌疑人親屬,詳細詢問案件經(jīng)過,對王某進行辨認,并想辦法采集嫌疑人家屬血樣,欲以此確定嫌疑人身份。
因為案發(fā)時間已經(jīng)過去22年之久,調(diào)查走訪及辨認工作開展得異常困難,而嫌疑人的哥哥和弟弟,要么已經(jīng)去世,要么如王某一般常年在外流浪,血樣也未能采集到。但專案組成員集思廣益,緊盯逃犯顧某的所有關(guān)系人,不放棄任何有價值的線索,甚至有時深夜前往長豐縣,只為了獲取嫌疑人同村村民的一份筆錄或一句話。
民警們的執(zhí)著付出,終于換來了案件的突破性進展。此前,“王某”提供了一位知情人的名字,但該知情人已經(jīng)去世,其子在民警之前調(diào)查過程中稱對顧某犯案一事并不知情,也不清楚王某個人情況。見民警們?yōu)榱嗽摪竵砘乇疾ǎ槿说膬鹤雍髞碇鲃诱业矫窬,確認了“王某”即是犯下命案的顧某。
與此同時,顧某的同村村民及其近親屬、受害人親屬中,也有人辨認出這名自稱是“王某”的男子,便是案發(fā)后一直在逃的顧某。
欲漂白身份的他愧對好心人
1月5日,專案組民警以辦理戶口需要詢問事情為由,通知“王某”來到孔店派出所,隨即開始對其進行審查。
面對民警們的審查,“王某”一開始百般抵賴,拒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從出生到現(xiàn)在都能說出在什么地方乞討,在什么地方流浪,有什么人可以為其證明。對此,辦案民警不急不躁,將此前調(diào)查中所了解到的證據(jù)一一向其拋出!巴跄场睕]有想到,其所講述的乞討、流浪地點和證明人,民警們此前均已進行過仔細調(diào)查,并證明了其所講述的這些行為均是發(fā)生在1993年之后,其心理防線開始出現(xiàn)松動。
后來,民警們適時說出顧某近親屬、受害人家屬等的名字,并適當透露收集到的證據(jù)。在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心理較量后,在大量事實證據(jù)面前,“王某”心理防線最終崩塌,承認自己就是1993年將自己親叔叔殺害后一直潛逃的顧某。
承認自己的身份和犯罪事實后,顧某長舒了一口氣。他告訴民警,自己犯案后不敢暴露身份,只能乞討流浪,或是做一些臨時工作,曾經(jīng)其在磚廠做苦力時弄傷了左手和左腳,但因怕暴露身份而不敢索賠、治療,落下了殘疾。
顧某稱,陳女士一家提出為其辦理戶口后,他一方面想這么多年過去,該案應該已被遺忘,一方面也想著有了戶口能得到一些救助。于是,他專程回了一趟柿園村打探情況,并將當初知情的如今已經(jīng)去世或不在村里居住的村民列為其“知情人”,欲使得民警無法調(diào)查核實而蒙混過關(guān)。
“他們一家都是好人,我求求你們千萬不要把我的真實身份告訴他們……”顧某在講述自己經(jīng)歷的過程中,多次向民警提出向陳女士一家保密的請求,“我怕傷了他們的心,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向他們贖罪的事。”
目前,顧某已被刑事拘留,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