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強調(diào):“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xù)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jīng)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總書記的講話催人警醒,逼人深思,引人奮進。我在想,當初,我為什么選擇做一名新聞人?現(xiàn)在,怎樣才是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學生時代,我對“無冕之王”這個稱謂倒沒在意,就是想著,能用自己手里的一支筆寫出或重要、或新鮮、或有趣的事,傳播真理,懲惡揚善,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兒呀!
然而,成為記者的最初幾年以及后來成為編輯,我并沒有經(jīng)歷想象中的“大風大浪”、“驚心動魄”,工作中最常接觸到的,不過是企業(yè)單位的日常工作,街頭巷尾,或是田間地頭的家長里短、甚或是“雞毛蒜皮”。時間長了,偶爾也會茫然:我做的這些,有意義嗎?
在我周圍很多人的眼中,“記者”這個群體,大概都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很多人都會覺得,記者是不是有著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地位?記者是不是“無所不能”?
其實,真的不是,工作之外,我們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社會人。工作中,我們也不是“無所不能”,正因為“無冕”,所以常常,我們手中的筆只能“揭惡”,卻無法“懲惡”;我們只能努力推動問題的解決,卻無法去直接解決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比誰都無奈……
可是縱然如此,不管是我的周圍,還是新聞這個行業(yè),仍然有一群一直在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著的人,因為他們深知,新聞輿論工作不僅僅是一個行業(yè),而是一種擔當。
黨的新聞輿論媒體是黨和政府最可靠的喉舌,是人民群眾最忠實的代言人,無論何時,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都必須與黨同心同德,與百姓同向同行。
這就要求我們新聞人樹立起牢固的政治責任感,堅定不移地以黨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為工作導向,適應新形勢下新聞傳播的新特點、新要求,熱愛新聞輿論工作,敬畏新聞人這份職業(yè),練就出超強的新聞敏感,使新聞輿論真正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推進器”、民意的“晴雨表”、道德的“風向標”,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無愧于黨和國家的重托,無愧于時代賦予的使命,無愧于這份職業(yè)的氣節(jié)和操守。
講擔當,體現(xiàn)在本職工作中就是要立足崗位,找準定位,踏踏實實做好每天的工作,為報社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不忘初心,才能繼續(xù)前進;繼續(xù)前進,方能實現(xiàn)初心。前行路上,一切艱難困苦,考驗的都是我們的初心,而不變的初心決定著我們的未來。
(蘇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