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摯愛和行動面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
農(nóng)民工段宗成兩小時內(nèi)辦完6個“生命印證”,完成了自己成為志愿者的心愿
“我的心愿終于實現(xiàn)了,今天好開心,這一趟來得值得!”4月19日,在市紅十字會辦公室里,一名中年男子手捧著一摞證書開心地笑了。
他叫段宗成,今年45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工。十天前,他在環(huán)山路上遇到市紅十字會生命接力志愿服務(wù)隊徒步宣傳捐獻遺體器官獻血和造血干細(xì)胞,他一下子被吸引了,急忙追上志愿者們詳細(xì)地詢問,并希望也能加入志愿者。他說,自己早有這個想法,想當(dāng)志愿者,可是找不到組織,又覺得自己是個農(nóng)民工,不知道能不能加入。隊員們看到這個憨厚樸實一臉真誠的中年人,很受感動,便臨時將其加進了隊伍中。段宗成一路跟著隊員們宣傳,很受啟發(fā)和觸動,覺得自己還能做這么多有意義的事情。隊長告訴他,這只是臨時讓他加進來,還不是正式的志愿者,要成為志愿者要到紅十字會去注冊登記,要力所能及地參加公益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去帶動身邊的人。段宗成把這句話記在了心里。他再忙也總是關(guān)注著服務(wù)隊的微信群,一是向老隊員學(xué)習(xí),二是生怕沒看到群里活動通知漏掉參加活動的機會。
4月19日,生命接力志愿服務(wù)隊又一次在群里約定,符合條件的隊員當(dāng)天去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xì)胞采樣,愿意辦理捐獻遺體器官手續(xù)的志愿者去辦理登記手續(xù),段宗成第一個報了名。得知45周歲以后就只能采集造血干細(xì)胞捐獻樣本了,他找出戶口簿、身份證來證明自己還差月份沒到45周歲,急切地希望在45周歲這道線前辦好捐獻手續(xù)。于是他和隊員們先到市中心血站獻血并采集了造血干細(xì)胞捐獻樣本,然后馬不停蹄地趕到市紅十字會,要求辦理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手續(xù)。填好表,簽完字,辦好手續(xù),他和工作人員聊起來,得知捐獻器官和捐獻遺體角膜不是一回事,于是他又毫不猶豫填上一份器官捐獻同意書。工作人員叮囑他與家里人商量后再辦也不遲。他懇切地說:“我多年前生過一場大病,體會到了病人的痛苦,那時我就想,自己要是以后不行了,一定要把能捐的都捐掉,去挽救能救的人。”“還有一次,我的眼睛受傷了,那時覺得看不見真是難熬,要是人人身后都愿意捐獻眼角膜,好多盲人就能看見世界,是多好的事情!”
這一切都辦完后,段宗成才提出辦理紅十字志愿者登記手續(xù)和志愿者證書。當(dāng)手捧著5個志愿捐獻證書和一個紅十字志愿者證書時,這位淳厚的農(nóng)民工靦腆地笑了!斑@也算是給自己加入志愿者一份禮物吧。”
段宗成這份用摯愛和行動換來的“入志”“門檻禮”太厚重了,深深地感動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生命接力志愿服務(wù)隊的隊員。當(dāng)天,還有另幾名隊員和段宗成一道獻血、采樣、辦理了遺體器官捐獻手續(xù)。圖片由市紅十字會提供(記者 李嚴(yán)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