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的已不再是軍裝,吃的不再是軍糧,聽的不再是軍令,住的不再是營房,但依然有著軍人的脊梁,保持著軍人的風尚!笔熊娦菟蒺B(yǎng)員楊佩福談起從軍生涯,依然充滿熱愛與自豪;講起退休生活,始終充滿樂趣和精彩。
孩提時,當個威武的解放軍戰(zhàn)士是楊佩福的夢想。看過空戰(zhàn)電影后,更是羨慕飛行員生活,萌生了開飛機的夢想。
1984年,空軍在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中招收飛行學員。經(jīng)過嚴格體檢、體能測試、文化考核的層層篩選之后,楊佩福幸運地成為淮南七名合格人員之一。
當年6月,在淮南一中師生的鑼鼓聲和祝福聲中,楊佩福踏上了北去的列車,奔向了河北省保定市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
預備學校也是部隊。入校之后,所有的要求和規(guī)定都是軍事化的。折疊被子棱角分明、物品擺放整齊劃一、隊列紀律執(zhí)行到位……三大條令貫穿著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是軍人使命所在。
預校的訓練是艱苦的,尤其是體能方面,“旋梯”“滾輪”是飛行員特有的訓練,每人最少50圈,楊佩福一次能轉(zhuǎn)200多圈。單、雙杠上完成各種標準體操動作,游泳、長跑、俯臥撐、仰臥起坐,樣樣都要在行,每次訓練不練到一身透汗是不肯罷休的,勞累到極限,吃飯咬著饅頭可以睡著。
預備學校的文化課學習絕不輕松。8個多月時間里,面對十幾門學科,需要全面學習大學里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培養(yǎng)基本的軍政素質(zhì),為下一步的“轉(zhuǎn)校”奠定基礎。
預校生活結(jié)束,楊佩福順利結(jié)業(yè),并被選調(diào)到空軍第十航空學校學習飛行。從河北省保定市趕去云南省曲靖市,他乘坐了三天兩夜的火車。
一段嶄新的生活再次開始。和預校相比,第十航空學校的軍事和體能訓練少得多,主要課程開始改變?yōu)楹娇绽碚搶W習,且要求較高。
按照空軍飛行學員訓練大綱的要求,在上飛機學習飛行前,必須要進行兩次跳傘訓練。
登機跳傘那天,當飛機爬升到800米時,跳傘教員先把飛機機艙的門打開,白云像霧一樣從飛機旁流過,地面上的村莊越來越小,每個學員臉上表情嚴肅,大家都感到些許緊張害怕。
一瞬間飛機上升到1200米,飛越到地面“丅”字布上空,飛機上的提示黃燈亮了。楊佩福整理好傘具,檢查主傘和備份傘,把頭上戴著的鋼盔帶子勒緊,迎著撲面呼嘯的風,走向艙門。
說時遲那時快,楊佩福眼睛一閉縱身跳出了機艙,如同掉入了無底的深淵。在自由落體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身體在急速下墜……就是幾秒鐘的難受,忽聽“嘭”的一聲響,好似被人一把拽住了,一種安全感油然而生——降落傘打開了!
在第十航空學校學習三個月后,楊佩福又到了沾益飛行一團,轉(zhuǎn)入了真正的飛行學習。在空軍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叫:“地面苦練,空中精飛!币馑际敲恳粋飛行動作都要在地面上演練得非常熟練。
第一次上飛機學習駕駛前,教員幫助楊佩福拿起飛機模型又演練了幾遍。戴好飛行帽,系好無線電喉頭送話器,整理好飛行服裝,穿上降落傘,楊佩福鄭重地向教員敬禮請求登機。
楊佩福按照程序啟動了飛機引擎,隨著“轟”的一聲響,飛機螺旋槳高速旋轉(zhuǎn)起來。他松開剎車,飛機慢慢地前行,右手握著駕駛桿,左手扶著油門把手,小心翼翼地將飛機滑進跑道,對正了跑道中心線。
聽到耳機里傳來教員的聲音:“15(楊佩福代號)交給我了,270請求起飛!”指揮塔臺回復:“270可以起飛!”
教員在4至6秒鐘的時間里將油門加到最大。飛機加速向前,強烈的壓迫感和劇烈的顫抖,將楊佩福緊緊地釘在座椅靠背上,感到駕駛桿微微地向后動了幾下,飛機騰空而起......
楊佩福出生于1965年,2011年退休。他退休不褪色,積極為和諧軍休建設發(fā)揮余熱。
他開動腦筋當好參謀,主動為市軍休所工作建言獻策;發(fā)揮特長做好宣傳,認真撰寫新聞報道、宣傳文章、發(fā)言材料及詩詞等;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展現(xiàn)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時代風采,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當好國防建設的宣傳者,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義務宣傳國防知識,提高人們居安思危的國防觀念。 (記者 張昌濤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