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民警,在生活中,他們有很多角色,是兒子、是父親、也是丈夫,可在淮河大堤上,他們只有一個角色,那就是鐵骨錚錚的防汛漢子。一句句簡單的話,一段段看似平凡的故事,都飽含深情,讓人感動。7月28日,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來到八公山公安分局,了解到那一個個你所不知道的“數(shù)字”故事。
滕旭東:一周回家看了1次
滕旭東是八公山公安分局巡防大隊副大隊長,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采訪時,他正穿著救生衣在淮河大堤應臺孜段巡邏,他已經(jīng)連續(xù)守堤一個星期了,“這個星期只回家了1次!闭f這句話時,本來精神抖擻,有說有笑的滕旭東聲音有點低沉,“也就只是回去看了看家中的情況,收拾了幾件簡單的衣物,然后又來了!彪駯|說,上有老下有小,但是我做的不好,都沒照顧到!暗俏沂且幻欤F(xiàn)在又是特殊時期,我的家人都是理解我的,可以讓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劉桂斌:一天睡了2個小時
“洪峰過境那天晚上大概只睡了一個多小時!卑斯脚沙鏊L劉桂斌這樣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7月22日那天傍晚6時整,劉桂斌帶著所里的隊員共五人在淮濱村村部緊急集合。因為淮濱村部分村民住的是低洼地帶,所以必須緊急疏散。劉桂斌和同事們配合村鎮(zhèn)部分人員緊急疏散35戶近50名村民,并把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然后又繼續(xù)巡查、勸說、安撫,一直守候到第二天早上7時左右,期間大概只休息了不到兩小時!昂髞砀杏X有點疲憊吧!眲⒐鸨笳f,“但是當時險情在眼前,為了村民安全,那個時候是感覺不到困和累的。”
姚胡軍:一晚上拉網(wǎng)巡查3遍
姚胡軍是八公山派出所教導員,行洪之前,他和同事們緊急將村民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之后,本可以在大堤上進行正常巡查就可以了。但是心思細膩的姚胡軍不放心,他擔心有些村民掛念家中的情況,會偷偷回家拿東西,“雖然他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那樣肯定是很危險的啊。”姚胡軍便又悄悄回到村民們的家中守著,果然看到不少村民跑回家中,拿一些他們認為較為貴重的財物。姚胡軍便和同事重新拉網(wǎng)巡查,“一晚上將近四個小時吧,大概來來回回巡查了3遍?吹接姓鄯祷貋淼拇迕瘢蛣裾f他們,然后用船把他們和東西帶回安置點,不能落下一個人!
白冰:每天至少幫村民運送4趟物資
“先開車,再坐船,來回幫村民們運送物資,風雨無阻!边@是近日八公山公安分局民警白冰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他說,淮濱村的村民們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后,物資保障便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由于轉(zhuǎn)移時十分緊急,很多村民家中的東西沒有帶全,生活上便無法保證。從衣服被子,到鍋碗瓢盆,再到油鹽醬醋,毛巾牙刷……這些家家戶戶都需要的物品,白冰都得為他們考慮到,并且一一運送到手中。“從‘孤島’運送到安置點,每一趟從裝到卸,再到送,起碼得兩個小時,一天至少要運送4趟。”
宋君:平均一天最少走訪5戶村民
7月28日,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采訪時,八公山公安分局輔警宋君正在淮濱村走訪,“大媽,這兩天感覺怎么樣?有沒有缺什么東西?有什么需要的記得找我啊!焙榉宓絹碇,淮濱村的村民們都被轉(zhuǎn)移走,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是不少老人情緒不好,他們擔心原來家中的情況,心疼丟下的物品。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宋君每天前前后后地跑,到每家每戶去談心,跟老人們說話,告訴他們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跟他聯(lián)系,這段時間,村民的心情明顯平復了很多。
時義軍:每天要喝6大瓶水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這是守堤民警的真實寫照。八公山公安分局輔警時義軍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我今天喝了6大瓶水!彼贿呎f,一邊笑著揮舞手中的空礦泉水瓶。前陣子雨水多,巡查走訪的時候經(jīng)常淋得濕透,又甩了一身的泥巴,鞋子也變得“面目全非”。時義軍就時常想著,晴天估計就好點了!斑@兩天,天真的晴了,一下子就熱了起來,我們還是渾身濕透,不過是汗?jié)竦。”他無奈地說,“最大的感受就是渴,一趟巡查下來得一兩個小時,曬得不行,回來就要喝很多水。”
鐘斌:半天勸離7批上堤看水的群眾
“同志,你過來做什么?”“我們想上堤去看看水勢怎么樣了。”“你們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現(xiàn)在是非常時期,出于安全考慮,你們是不可以上堤的,請回去吧。”這是采訪時,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見到的真實場景。八公山公安分局巡防大隊民警鐘斌勸離了幾名群眾后說:“我半天至少要勸離7批群眾,他們都是來看水的!彼硎,群眾有的步行前來,有的騎著摩托車,他們非常關心現(xiàn)在水勢怎么樣了,對生活會不會有影響,“我們要一遍一遍地跟他們解釋,勸阻!庇械娜罕娎斫,直接就走了,有的不理解,鐘斌就耐心地說上一個多小時。
……
他們很平凡,卻又不平凡,這“1234567”之后還有很多故事。在防汛一線,每一場戰(zhàn)斗都是對意志和初心的考驗,但在這場見證“大禹”脊梁的戰(zhàn)斗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一員,發(fā)揮著不一樣的光和熱。
圖:巡查大堤(記者 付莉榮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