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柏雪 王偉)“姐姐,姐姐,你看我轉得好不好?”“姐姐,我會打籃球,我們一起玩吧!”……7月30日下午5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來到謝家集區(qū)二道河災民臨時安置點——望峰崗小學時,這里的孩子正在和志愿者姐姐一起歡快地玩耍。轉呼啦圈、跳繩、打羽毛球、投籃,小小的操場上到處洋溢著孩子們快樂的笑聲。
走上二樓的活動室,這里則是另一番場景:孩子們正埋頭認真地寫作業(yè),教室內開著空凋,非常涼快;偶爾有不會的題目,身邊的志愿者也會給他們詳細講解,直到他們弄懂弄會。
原來,安置點里的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多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有的孩子暑假作業(yè)無人輔導,有的則經常與手機游戲為“伴”,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與學習,謝家集區(qū)多次組織志愿者走進臨時安置點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給他們送去溫暖。當日上午,望峰崗鎮(zhèn)在區(qū)婦聯(lián)的號召下,專門找來了幾位剛剛結束高考的準大學生志愿者們?yōu)楹⒆觽冚o導暑假作業(yè),解決他們學習上的難題。學習之余,志愿者們還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體育運動,鍛煉身體。
十天過去了,在志愿者的悉心陪伴下,安置點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在這里學習、玩耍,早已把這里當成另一個“家”。
與孩子們一樣,一同的被轉移到臨時安置點的老人們更是安心地享受著這像家一樣溫暖的幸福時光!皩嬍议L,今天晚上又有什么好吃的呀?”“有手工饅頭,稀飯,還有炒菜。給,這是你們的!”從7月20日轉移到這里,75歲的平兆芝就成為了同一居所的寢室長,每日三餐幫大家領飯,和他們一起散步、看電影。“政府為俺們想得太周到了,從來到安置點后,大到被子、席子,小到毛巾、牙刷等都為我們準備好好的;一日三餐定點定時又營養(yǎng)豐富,吃完飯后還可以和大伙一起在操場散步、聊天,晚上還有電影看;醫(yī)護人員更是每天給俺們量血壓,檢查身體!辈稍L中,平兆芝激動地說道。
“沒想到活了幾十年,頭一次過生日是在安置點!83歲的祁慶華老人一提起此事,眼眶就有些濕潤。原來,安置點的負責人在整理資料的時候得知老人的生日是在7月27日,為了給她一個驚喜,鎮(zhèn)里就專門安排志愿者定制了一個“眾志成城 共抗洪魔”的生日蛋糕,并在當晚看電影的時候和大伙一起為老人開了個小小的慶生party。“如果不是志愿者送來生日蛋糕,我都忘了當天是我的生日,當時我就流下了眼淚,真是太溫暖了!”祁慶華說道。
在安置點里,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還看到一位非常愛學習的老人,別人都在抓緊吃晚飯,等著一會兒去看電影,可他卻捧著《淮南日報》有滋有味地讀著!袄贤,還看報紙呢,趕緊吃晚飯吧!”“不急,我正在看今天的水情和雨情!”王家成一邊說著,一邊還用筆在桌邊的紙上記錄著。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走近一看,原來上面密密麻麻記滿淮河淮南段每天的水位和降雨量。王家成說,他從20號轉移過來后就關注著淮河的水位,“我每天都會看報紙或是問別人有關淮河的水情,就是希望洪水能盡快退去,我們能早日回到家園!
據(jù)安置點的負責人介紹,目前安置點內共有從二道河轉移過來的村民48人,主要以老人為主。為了更好地照顧被轉移的村民,區(qū)和鎮(zhèn)里不僅貼心地準備了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和一日三餐的供應。而且為了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安置點內還設置了醫(yī)務室,定期給老人量血壓,疏導他們情緒;每天晚上有關部門還在安置點內安排播放兩部輕松搞笑的電影,豐富村民們的生活。
當晚7時許,夜幕降臨,安置點內的老人和孩子洗漱完畢,端著小板凳來到放映點開始觀看電影,而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結束了一天的采訪。雖然有些疲憊,看著老人和孩子臉上的笑容,聽著他們不時發(fā)出的笑聲,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還是情不自禁地再次舉起了手機,拍下這珍貴的一幕……
圖為準大學生志愿者在給安置點的孩子輔導暑假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