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火海,義捐萬元,抗震救災,防汛一線,捐獻造血干細胞,哪哪都有這個熟悉的身影——樊智龍,你真是好樣的
說起樊智龍,可能很多人都熟悉,他曾因勇闖火海救出被困老太,并將萬元獎金義捐給殘疾老人而被讀者們熟知。除此之外,在抗震救災、保護軍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災中他都有突出表現(xiàn)。
8月5日,樊智龍為河南一位患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成為安徽省第255例、淮南市第3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位剛下防汛救災一線的淮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輔警又一次挽救了他人的生命。
獻血救人 視如平常
“能用一點鮮血挽救他人的生命,沒有什么需要考慮和猶豫的! 2010年,19歲的樊智龍參加了無償獻血,此后一年一次的獻血幾乎成了他雷打不動的習慣。2015年12月4日,舉行市直機關黨員干部學習全國道德模范張寶捐獻造血干細胞暨紀念國際志愿者日活動,樊智龍踴躍報名,走上了獻血車,并在獻血的同時抽取了血樣,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
2020年6月,時隔4年半,樊智龍的血樣與一名河南患者初配符合。當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征詢他愿不愿意捐獻時,樊智龍詫異道:“怎么不愿意呢?我身邊認識的幾個朋友都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們都好好的!苯又鐢导艺涞卣f出張寶、史柯等淮南捐獻者的名字。此后所有后續(xù)工作,都沒有讓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勞心費神,樊智龍全部是一口答應,沒有半點猶豫。
火海救人 義捐獎金
2016年8月,樊智龍下班回家途中路過百花園小區(qū),發(fā)現(xiàn)一居民樓5樓冒起了濃煙!安缓茫Щ鹆!”他沒有多想,一口氣跑到五樓,沖進去發(fā)現(xiàn)居民家廚房失火,一名老太太在火海中受到驚嚇不知所措,樊智龍一個健步上前背起老人,急速奔到樓下,將其安置在室外通風安全的地方,并進行簡單的救護?紤]到火情還沒消除,樊智龍再次沖進火場,迅速將電閘、液化氣總閥關閉,再將濕毛巾蓋在鍋蓋上,用鍋蓋罩住正在燃燒的油鍋。因油鍋濺起的火花燃著了周圍的物品,火點四起,濃煙滾滾,樊智龍操起鍋碗瓢盆不停向屋內各起火點潑水滅火,不知潑了多久多少盆,明火終于被撲滅。救完火之后,樊智龍沒有留下姓名悄悄地離開了現(xiàn)場。后來老人的子女經多方打聽,才得知樊智龍的身份。
事后,樊智龍因火場救人的事跡被評為淮南市田家庵區(qū)“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獲得一萬元獎金。2016年10月的一天,樊智龍從媒體上看到合肥一對殘疾老人靠街頭賣紅薯籌款救治不幸身患重病的孫女一事,他觸景生情,想起自己的經歷,“姥爺那時候剛剛去世,我從小是姥爺帶大的,看到爺孫倆,就想起了自己的姥爺!狈驱埬ǖ粞蹨I后決定行動,第二天,他專程請假從淮南趕到合肥,在105醫(yī)院附近找到了賣紅薯的老兩口,將自己獲得的一萬元獎金捐給了他們。面對這么大一筆錢,兩位老人驚訝得不知所措。樊智龍說:“這筆獎金是我拿命換來的褒獎,我用在救命上,更有意義!
樊智龍因此先后被評為“安徽省第十三屆見義勇為三等獎” “淮南好人” “安徽好人”等多項榮譽。說起這些,樊智龍最有感觸的是2017年那次淮南市第五屆道德模范頒獎,當時他和同一系統(tǒng)的一位中國好人、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史柯同臺受獎,而給他們頒獎的就是自己仰慕已久、作為榜樣的另一位中國好人、習總書記點贊的跨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全國道德模范張寶。那天,讓樊智龍很是激動,他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像張寶、史柯那樣捐髓救人。
抗震救災 臨危救機
樊智龍從小就喜愛玩具槍,崇拜解放軍叔叔,立志長大成為一名穿著威武軍裝手持鋼槍的解放軍戰(zhàn)士保家衛(wèi)國。他14歲就進入合肥炮兵學院6年制預科班,開始了軍旅生活。2009年,19歲的樊智龍畢業(yè)進入某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為一名真正的解放軍戰(zhàn)士。2010年4月,樊智龍隨所在部隊參加玉樹抗震救災。為保護部隊抗震救災物資安全,樊智龍的手腕差點被鋼纜割斷,右手被縫了整整29針,到現(xiàn)在疤痕仍清晰可見。
樊智龍在部隊的工作是軍機保養(yǎng)維護,這個工作責任重大不能有一點差錯。2011年,即將退伍的樊智龍,在對飛機做飛行前例行檢查中,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一隱蔽部位有一處細小裂紋。別看這小小的裂紋,對于飛機來說可是天大的事情,不容有絲毫閃失。他立即上報,經過領導和專家檢查判斷,判斷故障在飛機的核心部位,屬于比較嚴重的重大安全隱患,如果不是此次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隱患及時消除,避免了一場難以想象后果的飛行事故發(fā)生,樊智龍受到了表彰,被記個人三等功,為自己的軍旅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抗疫防汛 捐獻干細胞
2014年,樊智龍成為淮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名輔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樊智龍從1月23日開始駐守在淮南南站,24小時戴著防護鏡和口罩巡邏值守,配合檢疫點檢測旅客。遇到疑似感染旅客,換上隔離服,樊智龍就成了轉運司機。連續(xù)奮戰(zhàn)半個月,直到南站暫停營運,后又轉戰(zhàn)其他地方。
今年7月,淮南防汛形勢嚴峻,樊智龍7月19日便開赴受災嚴重的壽縣三覺鎮(zhèn)搶險救災,他和另外15名水性好的隊員組成突擊隊,連續(xù)三天不分晝夜乘坐沖鋒舟到各村救援,成功營救出多名受困群眾。幾天沒合眼的樊智龍雙腳被水泡得起皺脫皮,滿身泥水汗水,稍有空就能倒在駐地小學教室的地板上呼呼大睡。
得知這個關鍵的時段自己要去捐獻造血干細胞,樊智龍有點著急,一邊是救人一命,一邊是防汛救災,他催著工作人員能不能縮短時間,不住院不打動員劑、直接去捐獻,得知這是必須的科學規(guī)范和流程,樊智龍只得希望這次捐獻一切順利,千萬別有什么反應,回來好盡快投入防汛工作。
7月30日,樊智龍還在24小時防汛備勤,晚上也在值班。7月31日,他從防汛戰(zhàn)場直接轉入另一個戰(zhàn)場,再次踏上拯救生命的征途。
住院期間,樊智龍習慣性地換床無法入睡,整天昏昏沉沉,最后兩天注射動員劑后又出現(xiàn)頭痛反應,更加無眠。但他依然笑對,捐獻前一天還去陪伴另一位捐獻者。他輕描淡寫地說,這都不是事,啥沒經歷過,救人一命不要計較這些小事情。
因患者體重170多斤,這就意味著他要超乎尋常的采集時間和捐獻量。8月5日,樊智龍整整經過5小時的采集,終于完成了捐獻。
(記者 李嚴 )(圖片由市紅十字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