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qū)曹庵鎮(zhèn)宋王村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fā)展速寫
在田家庵區(qū)曹庵鎮(zhèn)宋王村的150畝艷紅辣椒基地里,20余個村民正頂著日頭勞作著。
“一畝地能收2噸艷紅辣椒,拋去成本,每畝可以實現(xiàn)產值3000到4000元不等!崩苯坊乩,宋王村黨總支書記徐長仁站在田埂上望著遠處的成片土地,“村里正準備把基地邊上的150畝土地也流轉過來,種辣椒!”
近兩年,宋王村在實現(xiàn)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后,村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很大改善。環(huán)境美了,生活好了,腰包也要“鼓起來”。乘著扶持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東風”,農民企業(yè)家出身的徐長仁反復思考、琢磨村里發(fā)展集體經濟的途徑。
“村里一直有辣椒種植,雖說技術好,但種植分散,品種老化,價格也一直上不去。”徐長仁說。
由于種植效益不高,不少村民都改種了草莓、甜瓜等時令作物,也有的干脆放棄了種植到城里務工,有些土地便“荒”了下來。徐長仁和村干部謀劃村集體經濟項目時不約而同地想,“現(xiàn)在火鍋店那么多,辣椒市場還是很可觀的,村里有現(xiàn)成的土地,也有種植熟手,引進新品種,規(guī)范管理,打開銷路,說不定能行!
一番調研、對接后,安徽易佰農采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前來洽談合作。
“曹庵地域開闊、地形平整、光照多、排灌便利,適合種辣椒。”到宋王村實地考察后,安徽易佰農采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艷紅辣椒項目負責人宗超決定與宋王村進行合作。2019年底,易佰農采聯(lián)合宋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立了安徽易佰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采取“黨組織+公司+辣椒項目+農戶”的方式促進集體經濟發(fā)展,帶動周邊村民致富。
一晃大半年,宋王村的辣椒基地生產運作順暢。一壟壟的田畦里,一株株青綠色的辣椒樹苗排著整齊劃一的隊伍。在合作社的精心管護之下,辣椒成熟后,紅彤彤的一整片,看著分外讓人歡喜。
規(guī);苯贩N植初次嘗試獲得了成功,基地生產面積也在慢慢擴大,周邊村民參與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徐長仁帶著村“兩委”合計后一致認為,辣椒種植可持續(xù)推廣,并專門制定了辣椒基地發(fā)展方案,計劃在3年內完成2000畝辣椒種植和年產200噸辣椒醬,讓艷紅辣椒基地成為宋王村發(fā)展集體經濟的“活招牌”,“我們專門聘請了3位高級農藝師,手把手開展指導艷紅辣椒的種植、技術培訓,同時從周邊挑選了10余戶有經驗的村民參與基地種植。”
有20多年辣椒種植經驗的村民李孔凱就是基地種植戶之一。“村里年前開過村民大會,鼓勵大家流轉土地,參與辣椒項目種植!边@種模式,老李早有耳聞,“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是要經過“四議兩公開”的,收益明細都是明擺著的,一算就知道!鄙⒘藭,他就找到村書記徐長仁,表示愿意跟著干。
艷紅辣椒基地收獲頗豐,自然少不了大量人工幫忙采摘、加工,最忙的時候一天要100多人;匕凑彰刻彀凑80到100元進行日薪結算,加上每畝800元的土地流轉費,村民年底到手收入最低可以達到2萬元。
望著火紅的辣椒田,徐長仁覺得渾身都是勁,“區(qū)里對辣椒基地又投了50萬元扶持資金,幫助基地擴大規(guī)模,預計到今年底,單靠辣椒項目,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收入可以達到30萬元左右,村里大家伙現(xiàn)在干勁滿滿!”
據介紹,田家庵區(qū)高度重視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工作,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區(qū)級集體經濟項目庫,每年拿出200萬財政資金用于專項扶持集體經濟,目前該區(qū)已全部消除5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消薄村,培育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2個。(通訊員 吳丹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