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早點回去,村里49戶脫貧戶還需要我去巡診!10月13日下午,在安徽理工大學附屬眼科醫(yī)院,剛接受完眼角膜移植手術一天的董叢玲著急地說。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了30多年的老村醫(yī),她現在終于可以親眼看看自己守護的村子了。
“我工作的村子叫羅楊村,位于鳳臺縣新集鎮(zhèn),人口2260人,其中49戶貧困戶83人,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每個月都要定期給這些村民義診一次,并按照國家相關扶貧政策免費派藥”躺在病床上,略顯疲憊的董叢玲對村里的情況如數家珍。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20多歲時,她的雙眼開始發(fā)病,隨后病情越來越重近乎失明,近二三十年她兩眼所見的最遠距離只有20厘米左右!捌綍r看書學習,診病行醫(yī),填扶貧表我都是湊近了進行,我眼神不好,不能騎車,只能步行,巡診時比較費勁,一般給全村貧困戶巡診一次,我得花費四五天的時間,不過一月一次的巡診我從不落下,村里誰有高血壓、誰有糖尿病、誰身體不好我都了如指掌!倍瓍擦嵴f,“別看我眼睛不好,但我對待工作一點也不含糊,村民們信任我,我不能做逃兵,前段時間要不是我病情加重,雙眼徹底看不見了,我可能還不會來就診。”
安徽理工大學附屬眼科醫(yī)院副院長李建東說:入院時,董叢玲的左眼視力0.05,右眼視力0.1不到,她患的是眼角膜營養(yǎng)不良病,病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非常嚴重,只有更換眼角膜這一種治療方法,幸運的是,我們從網上提出申請到得到眼角膜捐獻授體只用了兩三天的時間!10月12日下午,我給董叢玲做了左眼眼角膜手術,手術比較成功,今天她的視力已經有所提高,相信兩三個月以后董叢玲的左眼就能恢復正常”李建東感慨道“董叢玲的事跡很感人,作為一名戰(zhàn)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老村醫(yī),她對自己守護的村子很熱愛,這一點令人起敬!
深問之下,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了解到,董叢玲之所以拖到現在才來就醫(yī),一是她擔心尋不到合適的眼角膜和較為高昂的醫(yī)療費用;二是她真的舍不得自己守護的村子。董叢玲說:我行醫(yī)大半輩子,沒想到今天也躺在了病床上,我是幸運的,很快得到了眼角膜,并獲得了醫(yī)院照顧,費用也不高,手術也很成功,現在我唯一鬧心的就是,猛一閑下來,我非常不適應,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我老惦記著村里的事情,老想著我包片的脫貧戶有沒有按時吃藥,有沒有其他情況發(fā)生,我恨不得明天就回村。(記者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