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她們用動人故事書寫時代風采……
最美人間三月天 巾幗花開競芬芳
為講好淮南女性的奮斗故事,彰顯巾幗力量,致敬最美的她,在第112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淮南市婦聯(lián)推出巾幗先進事跡展播活動,她們中有抗疫一線的醫(yī)務人員,有投身公益事業(yè)的紅十字會工作者,還有用心耕耘、用愛育人的人民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她們的故事,向她們致敬。
堅守有愛的教育 做有溫度的人民教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敝x家集區(qū)孤堆回族中學農(nóng)村教師高潔立足三尺講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先后獲得淮南市骨干教師、謝家集區(q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首屆“春申名師”等榮譽稱號。今年三八節(jié),高潔更被淮南市婦聯(lián)授予淮南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在農(nóng)村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學生較多,部分孩子學習習慣差,成績不理想!耙敫淖冞@種狀況,必須走進孩子們的內心。我信奉愛的教育,生活上主動關心他們,學習中真誠鼓勵他們,遇到困難及時幫助他們,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我都會在班上大力渲染一下。” 高老師對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說。
張格是高老師班上很有特點的一個小女孩,她整天不是瞪著一雙憂郁的眼睛在那里發(fā)呆,就是像個刺猬似的因為一點小事逮著誰就刺,同學們都不喜歡她,她成績也不好。于是高老師就找她談話,“當時她戒備地看著我,用沉默作答。后來得知,在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出去打工了,她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可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根本就沒有精力照顧她。因此,我就格外關照她,課間帶著同學們和她玩耍,讓同學們對她寬容些。寒冷的冬天給她買一副小手套,讓她感受溫暖……漸漸地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她的朋友多了,成績也提高了,有一天,她交給我一篇日記:‘老師,您就像我的媽媽一樣,我可以喊您一聲媽媽嗎?你放心,我一定聽你的話做個自立自強的孩子……’那一刻,我的心一下疼起來,淚水模糊了眼睛,但我也很高興,因為張格已經(jīng)徹底擺脫了過去的陰影!爆F(xiàn)在,張格已考入理想的大學,每到節(jié)日的時候高老師總會收到她一份溫馨的祝福。
“有了愛,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了,有了尊重,學生也變得聽話了,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备呃蠋熛蛴浾哒故玖怂恢闭洳氐陌賹毾,打開后一封封信箋展現(xiàn)眼前!爸x謝您,老師,您常用朋友的身份鼓勵我,寬容我的過失,有您的陪伴,我有信心將路走好!薄袄蠋,我今年高二了,該分科了,我喜歡語文,可爸爸說男孩學文沒出息,我該怎么辦?”“老師,我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學,謝謝您多年來的教導……”看著一封封來信,高老師說自己深深地體會到,師愛是神圣而偉大的,但尊重與寬容也同樣重要,孩子就像一粒種子,他們需要陽光,需要尊重,需要我們用心的呵護、感化和塑造。只要我們獻出一點愛,就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人們常說:學生是花朵,老師是培育花朵的園丁,可高老師說學生是一面鏡子,在照亮他們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
戰(zhàn)“疫”一線 巾幗不讓須眉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是她的職業(yè)操守,為生命保駕、為健康護航,是她的崇高信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鳳臺縣中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毛慶莉自始至終奮戰(zhàn)于一線,用行動擦亮著一名醫(yī)務工作者最鮮亮的底色,靜默無聲地為廣大群眾筑起安全屏障。
從小便有著醫(yī)生夢想的毛慶莉,2005年從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就來到了縣中醫(yī)院。多年來,她初心不改,用扎實的醫(yī)療知識、嚴謹?shù)墓ぷ髯黠L、熱情溫馨的醫(yī)療服務,贏得患者的一致好評。據(jù)病人們說,凡是到中醫(yī)院內三科找毛醫(yī)生看過病的人,以后再生病,就沒有到其他醫(yī)院找其他人過,他們被毛慶莉的技術水平、責任心深深折服。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憑著職業(yè)的敏感,毛慶莉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一邊立刻補學并掌握了病毒癥狀和預防知識,一邊安撫科室工作人員和住院病人的緊張情緒,指導大家正確面對和預防病毒。從同是醫(yī)生的丈夫口中得知急診科室太忙,醫(yī)生調整不過來時,毛慶莉立刻主動報名到急診科發(fā)熱門診——這一最危險的崗位值班。
2020年疫情期間,鳳臺縣有13名確診病例,且接觸人員也非常多,這就給醫(yī)生診療帶來很大風險,急診和發(fā)熱門診,也成了離病毒最近的崗位。問病情、量體溫、咽拭子采樣,毛慶莉每天都要重復這些高危險動作。咽拭子采集,是檢測有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項重要檢查。采樣過程中,被采集人常會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甚至嘔吐等動作,四濺的飛沫對于檢驗人員來說,危險大,每采集一份標本,就要承擔一次被感染的風險。面對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毛慶莉不畏懼、不退縮:“這事總要有人做的,我沒機會到武漢,就在崗位上做好工作,也是對抗擊疫情盡自己綿薄之力了。”她和同事們嚴防死守,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堅固又溫情的“防火墻”。今年三八節(jié),毛慶莉被淮南市婦聯(lián)授予淮南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她主動捐獻造血干細胞 為患兒播撒“生命種子”
“捐一點能再生的造血干細胞,就能挽救一個人的寶貴生命,什么也沒有比救命更有意義!”今年三八節(jié),推遲婚期增重8斤、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患兒生命的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穆敏被淮南市婦聯(lián)授予淮南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穆敏是市紅十字會一名工作人員,主要從事造血干細胞捐獻和志愿服務等工作。2013年,她成為中華骨髓庫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20年6月她與一名8個月大的患兒匹配成功,她不顧體弱和家人的擔憂堅決捐獻救人。但因患兒年齡太小,病情不穩(wěn)定,醫(yī)生建議暫時不進行移植捐獻,需要耐心地等待。后來,穆敏聽說待患兒一周歲后才能捐獻,為保證捐獻成功,她干脆把婚期推遲到了2021年秋天。
2021年2月,離配型成功過去8個月后,中華骨髓庫下達了體檢通知和移植計劃。為確保體檢過關,即將披上婚紗的穆敏不得不增肥,每天騎車上下班鍛煉身體,體重很快增加了8斤。體檢過關后,穆敏很是欣喜。在住院捐獻期間,穆敏出現(xiàn)了較嚴重的反應,從腰酸背痛、盜汗、發(fā)燒,到全身疼痛,尤其是頭痛得厲害,她吃不下、睡不著、坐臥不安,3天幾乎沒有進食、睡安,人也瘦了一圈,十分憔悴。大家十分心疼,詢問她能否堅持,她十分堅定地說:“我能挺住,必須挺住,完成捐獻,我是干這行的,這是我的使命!2021年4月27日,穆敏順利完成捐獻采集任務,“生命的種子”被飛速送往上海,去挽救那個患兒的生命。穆敏成為安徽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者捐獻第一人,并被評為安徽好人。
穆敏在上大學時就熱心志愿服務,擔任院團委書記和學生會負責人,經(jīng)常組織同學開展公益活動,因表現(xiàn)優(yōu)秀,獲評優(yōu)秀學生會干部和省“雙優(yōu)生”,并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工作后,她又加入了紅十字志愿者隊伍,成為市紅十字會一名工作人員,累計參加紅十字會志愿者服務100余次,累計服務時間1000余小時,為廣大志愿者樹立了榜樣。(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