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淮南鑫源通速遞有限公司快遞員張兵
人物名片
張兵,1990年生,淮南鑫源通速遞有限公司快遞員,獲得首批安徽“最美快遞員”、全國交通技術(shù)能手、安徽省職業(yè)職工道德模范標兵等榮譽稱號。
人物寄語
出現(xiàn)了問題不可怕,反而是向問題要經(jīng)驗、要成長、求創(chuàng)新的好時機。
11月13日一大早,快遞小哥張兵將一件件快遞包裹分揀、裝車后,隨即奔走在淮南市潘集區(qū)的大街小巷!半p十一”過后,快遞派送量急增,他忙得像陀螺一樣轉(zhuǎn)個不停。
2010年,作為淮南鑫源通速遞有限公司快遞員,張兵在完成繁忙工作的同時,擠出時間學習、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每年‘雙十一’,快遞包裹量比平時增加3倍以上,這對每名快遞員都是一個考驗!睆埍嬖V記者,他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將中心滯留貨物帶回分部分揀好,第二天一早便和其他快遞員一起裝車出門派送,忙起來每天只能吃兩頓,睡三四個小時。
曾經(jīng)由于信息渠道不暢,客服工作壓力大,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客服傳遞給業(yè)務員的信息常不及時或失真,使得快遞員罰款較多。張兵憑借工作經(jīng)驗,提出了“歸納法”,在減輕客服壓力、減少快遞員罰款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客戶滿意度。該方法分別獲上海圓通速遞公司總部2018年度“創(chuàng)新金點子”獎和2021年度的創(chuàng)新獎。
張兵家住淮南市潘集區(qū),當?shù)靥禺a(chǎn)羊角酥瓜深受市民歡迎,但瓜皮薄脆不易運輸,且密封高溫的條件下容易變質(zhì),所以一直沒有一家快遞公司愿意承接酥瓜寄遞業(yè)務。
看到這么好的農(nóng)產(chǎn)品運不出去,種瓜戶一臉愁容。張兵潛心鉆研包裝方法,經(jīng)過幾百次試驗,最終研究出氣泡柱包裝法,很好地解決了酥瓜寄遞難題。從此,淮南鑫源通速遞有限公司成為淮南首個提供酥瓜寄遞服務的快遞企業(yè)。
“以前,潘集酥瓜外銷運輸難,現(xiàn)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寄快遞!”酥瓜種植戶徐圣克說,他種植的酥瓜銷往北京、上海、內(nèi)蒙古等地。
為了方便群眾就近寄送酥瓜,張兵直接進村入戶,在田間地頭為農(nóng)戶包裝、寄送酥瓜。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從采摘、分揀、包裝到出村的全部流程。
酥瓜上市季節(jié),每天都有500多箱酥瓜通過快遞銷往全國各地。如今,酥瓜的種植面積擴大到萬畝,成為當?shù)氐母幻癞a(chǎn)業(yè)。
張兵說,送快遞不僅是體力活,更需要用心用腦。他一有空就找來各種包裝材料和物品練習,包裝紙盒尺寸如何預估,填充物和膠帶如何適量,寄遞路線如何做到不迂回,空白路程如何縮至最短……這些,都是他時常思考并致力解決的問題。
多年來,在快遞員崗位上,張兵勤于鉆研、積極思考,不斷精進業(yè)務技能,他被評為安徽省青年崗位能手、安徽“最美快遞員”、安徽省職工職業(yè)道德建設標兵、全國郵政行業(yè)技術(shù)能手,全國交通部技術(shù)能手,當選第十四屆安徽省人大代表。
“我為能在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嘉興傳遞亞運火炬,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回憶傳遞杭州亞運會火炬的經(jīng)歷,張兵依然很激動。2023年9月10日,他成為一名杭州亞運會火炬手,承擔著一份特殊的“快遞”任務——在嘉興接力傳遞杭州亞運會火炬。
亞運會火炬?zhèn)鬟f活動結(jié)束后,張兵領到了自己傳遞時的那把火炬。這把火炬將激勵他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青春力量。
(轉(zhuǎn)載自11月15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