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村(社區(qū))是政策落實、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我市民政部門高度重視為基層減負工作,鍥而不舍打好村(社區(qū))減負攻堅戰(zhàn),特別是把精簡掛牌、規(guī)范證明事項作為重要任務,著力發(fā)揮督查調研作用,推動為村(社區(qū))減負工作取得實效。
精心部署,在“統籌聯動”上下功夫。市民政局召開全市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qū)治理工作推進會,通報各縣區(qū)村(社區(qū))減負工作開展情況,推動政策往下落、工作往實做、進度往前趕。加強單位協調,召開全市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對《關于規(guī)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工作措施》進行詳細解讀,細化任務清單,全力推進村(社區(qū))減負。
制定清單,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市民政局持續(xù)探索以清單等方式規(guī)范工作服務事項,進一步明確村級組織工作事務范圍,2023年以來,先后印發(fā)《村(社區(qū))出具證明事項指導清單及辦事指南》《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指導清單(第三批)等四個清單》,梳理形成7項村級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正面清單,健全完善兩批村(社區(qū))依法協助政府事項指導清單共計100項、村(社區(qū))依法履職事項指導清單共計40項、不應由村(社區(qū))承擔工作事項指導清單共計9項,修訂形成三批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及辦事指南清單共計61項。
開展調研,在“摸清實情”上下功夫。今年8月,市縣民政部門分別組成13個調研組,通過走訪了解、座談交流、實地查看等形式,對村(居)規(guī)范出具證明事項工作開展大調研,覆蓋131個村和60個社區(qū),形成調研報告11份,掌握實情,推進工作,為后續(xù)修訂完善《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及辦事指南清單》提供有力支撐。調研發(fā)現,規(guī)范村(居)出具證明事項知曉率較高,出具證明事項呈逐年下降趨勢,部分村(居)證明事項較往年減少達40%以上。
加強督查,在“推動落實”上下功夫。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多次赴毛集、大通、潘集等縣區(qū)對規(guī)范掛牌整改情況進行督查,現場查找問題并要求立時整改。10月中下旬,市民政局聯合市委督查考核辦、市委辦四下基層,采取明查與暗訪、全面自查和重點抽查相結合等形式,對今年以來縣區(qū)為村(社區(qū))減負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實現全市督導100%全面覆蓋。11月8日,市委督查考核辦印發(fā)《關于全市為基層減負工作情況的督查通報》,提出存在的問題清單,要求相關縣區(qū)認真整改、落實到位,進一步推動村(社區(qū))減負工作取得更大實效。
(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陳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