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流冰新作《六安有座英雄山》
接到流冰先生郵來的新書后,忙不迭打開,一口氣讀完。
《六安有座英雄山》是部散文隨筆集,其內(nèi)容共分“情感:向美好的往日親情道歉”“生活:越喝越清醒”“人文:一條河和一座城的榮光”“訪談:六安有座英雄山”“人物:鄉(xiāng)村的守望與歌哭”“現(xiàn)象:郝家的屋檐高過天堂”等6輯。
“情感”篇,留下的印象是“鐵漢柔腸”。本輯寫天堂里的父親、寫親愛的姐姐、寫勤勞善良的母親、寫默默奉獻的大哥,寫鄉(xiāng)情、寫親情、寫民風、寫民俗,“有關(guān)他們的往事歷歷在目,想寫卻一直未寫,”是因為怕“一不小心傷害了親人的自尊,褻瀆了一份如山、如水的血緣親情!钡,文人抒發(fā)和寄托情感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除了書寫,還有其他?怕,是因為在意;現(xiàn)在寫出來了,也是因為在意。通過這輯文字,我們感受到大別山里的“父親”雖不高大卻有一副沉穩(wěn)如山的肩膀。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每個中秋,總要讓自己的孩子吃上一塊月餅,而當“母親”將自己手中的月餅掰下一半遞給他時,“父親總把頭搖得撥浪鼓一樣:‘甜膩膩的,有什么好吃的!睂懩赣H的牽掛,“她站在夕陽下的路旁,遠遠地看我,見我回頭,母親擺擺手,示意我繼續(xù)朝前走,隨即用衣袖在臉上抹了一把!币粋鏡頭,便寫盡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離愁別緒。流冰,平時看似粗枝大葉,其實內(nèi)心柔腸似水。這樣的情節(jié),“情感”篇里比比皆是。讀起來,就像有人用一枝小棒,微微地探向最柔軟的地方,讓我內(nèi)心微顫,雙眼潮濕,深切地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人間的美好。
“生活”篇,說的是市井煙火,記的是身邊小事,其主旨,可以用“溫婉情懷”來概括。本輯收錄18篇文章,有的寫販夫走卒,有的寫文人墨客,都足以讓人感動。以《冷攤》為例,作者以一種“眼見為實”的事實描述,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和感悟,發(fā)掘出人與人間相互體恤的溫情,呼喚人們展現(xiàn)悲憫,友愛互助、體諒尊重,從而給所記錄者一聲問候、一種理解和一份尊重。其筆法之冷峻,思想之深刻,讓我聯(lián)想到杜甫筆下的《石壕吏》《新婚別》等名篇,仿佛聽到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一種讀到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動。
“人文”篇的關(guān)鍵詞,我定位為“文脈賡續(xù)”。《一條河和一座城的榮光》,說的是皖西人民的母親河淠河和皋城六安的故事。淠河,是六安人的命脈,“厚集千百年歷史的淠水,潺潺流淌,傳遞給我們的是悠久厚重的歷史和豐饒璀璨的文化!彼休d著“一群人與一座城的疼痛”,也實現(xiàn)著六安人與六安城的文化理想;《華夏五千年,大德禮為先》,從上古部落聯(lián)盟的杰出首領(lǐng)堯、舜、禹說起,重點說皋陶,以“禮”貫之,歷代圣人均把倡“禮”作為治國安邦、修身善己的基礎(chǔ)和內(nèi)容,“他們的思想,就像一面旗幟,凝聚著一個民族,并將理性、文明的光輝灑向四面八方”;明清老街毛坦廠,是大別山麓的一顆文化明珠,也是流冰出生的地方。作者不吝筆墨,在本輯以“牧馬流年,深山古堡”“文脈綿長的明清老街”為題,用兩個篇幅對家鄉(xiāng)的來世今生進行全面展現(xiàn),愛之深深,戀之切切,驕傲和寄望之情躍然紙上。
流冰是皋城報刊的副刊編輯。本書“自序”中,流冰對從2008年冬天入職報社以來的思想和工作脈絡(luò)進行了簡單梳理,“每個周五的早晨,手捧飄滿油墨香的《文化周刊》,順著這些打自己眼前滑過的樸實而真誠的文字脈象,我輕而易舉就抵達了這座城市的心靈!薄拔页3_@樣被遺忘在時間之外,所有的文字都構(gòu)成了日子,擁有著暖暖日頭下暖暖的愛和被愛、感動和被感動!边@種敬業(yè),流冰回避使用“使命”“奉獻”之類的句子,“統(tǒng)統(tǒng)取決于我對另一個詞的理解——本分!北緯械摹霸L談”篇和“人物”篇,應(yīng)是流冰職業(yè)生涯中心血花費最多、也是《文化周刊》最出彩的文字,當初一篇篇見諸報端時,就在輿論界掀起一陣陣漣漪,被視為皖西文化發(fā)展中的一道道“精神大餐”。通過“十年磨一劍”,《文化周刊》目前已形成品牌,成為皋城報刊的一道靚麗風景。收入本書中的《六安有座英雄山》,通過對著名作家徐貴祥的“零距離”采訪,對地方文化元素如何實現(xiàn)與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的有效結(jié)合,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分析和研討;而“人物”篇中所記錄的陳斌先、張子雨、阿洋、束克云、陳良亭、趙克明等,均是皖西文化界的翹楚“大咖”,分別在各自行業(yè)領(lǐng)域“領(lǐng)風氣先”,成為人們爭相模仿和側(cè)目的標桿式人物。
本書最后一輯的“現(xiàn)象”篇,作者把眼光越過皖西的山山水水,投放到全國文化的大視野、大格局中,探討“他山之石”的“文化現(xiàn)象”,借以為地方“攻玉”提供借鑒和支持!妒ヌ扉T口的二十四朵白云》,以外科手術(shù)的方式對電視連續(xù)劇《圣天門口》進行層層解剖。這部以著名作家劉醒龍的小說改編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巨制,曾被贊頌“解構(gòu)了中國近代革命史”,為什么在熒屏上卻叫好不叫座?抽絲剝繭,條分縷析,作者得出結(jié)論,文學性不代表收視率,但作為“一只麻雀群中的鷂子”,“總得有人去坐感念車,總得有人去探索處女地!薄稅墼趪,塵世向暖》,說的是風靡當下的抖音。作為一種新型的社交傳媒,受到社會各個層面的廣泛推崇和參與。在抖音里邂逅劇情短視頻《這是TA的故事》后,作者深深被這種“微體裁,深主旨”“小故事,大容量”的表現(xiàn)形式所吸引,通過以點帶面,對抖音融入生活、改變生活進行了深度挖掘!抖露褒垺碧ь^》是全書的收官之作,流冰把目光落在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以保義鎮(zhèn)的龍燈會的“諸多講究”,全面展現(xiàn)了皖西大地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15年前,皖西作家胡傳永在完成長篇紀實文學《中國有條河》創(chuàng)作后,身心愉悅,騰出空閑,用文學的方式,為身邊的兄弟姐妹畫像。記得,她為流冰所作文章的題目,叫“悶嘴葫蘆”。
“悶嘴葫蘆”,有兩層意思,一是話少,二是“肚里有貨”。
15年后,“悶嘴葫蘆”在不聲不響中為我們奉獻了作品集《杠打老虎雞吃蟲》《何處是家園》后,今天又不聲不響地出版了《六安有座英雄山》。人常說“悶頭發(fā)大財”,流冰,是在悶頭做實事了。(趙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