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向淮河吹來一縷熱風,淮河人知道,立夏季節(jié)到了。
立夏宣告,春姑娘要走了。老天雖下達夏來的通知,但淮河這里,夏天沒有來,春姑娘也沒有走。按氣候?qū)W標準,溫度穩(wěn)定升達22度以上,方為夏季開始。而我們淮河立夏日,溫度還常在18至20度上下?赡艽汗媚餆釔刍春舆@片土地,這片土地,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書中寫道:“立夏,四月節(jié)。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币馑际牵⑾,俗稱四月節(jié)。立字的解釋參考春,夏,就是長大,世間萬物到立夏這個時候都要長大。
《淮南子·天文訓》寫立夏:“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風濟,音比夾鐘!背Q蛑S,高誘解釋,常羊,不進不退之貌也。東南純陽用事,不盛不衰,常如此,故曰常羊之維。按我們淮南人話說,就是增加十五日指向常羊之維,那么便是春分終止,因此說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風停止。其音相當于十二律中六陰律之一的夾鐘。明代黃道周撰《月令明義》載:“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奔辞嗤荛_始聒噪,蚯蚓忙著翻松泥土,鄉(xiāng)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
初夏來了,萬物繁茂,油菜即將成熟,小麥揚花灌漿進入生長后期,淮河人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jié)開始,淮河土地的田間管理也十分繁忙。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的田地中雜草會叢生瘋長。因此,諺語云:“立夏三天遍地鋤”“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
立夏日,淮河人家有吃咸鴨蛋的習俗。家家養(yǎng)有大麻鴨,少者三五只,多者幾十只。鴨蛋家家有,無須買。咸鴨蛋均為自家腌制,鴨蛋殼淺藍色或白色,腌制鴨蛋,先將鴨蛋放清水中浸泡數(shù)小時,撈出晾開,放高度白酒中浸濕泡透,用鴨蛋泥包好裹實。鴨蛋泥取自八公山之特有的黃泥,黃泥既黏又粘,以水調(diào)和摻進食鹽攪拌成面糊狀,以這種面糊狀的鴨蛋泥像裹實叫花雞一樣裹實鮮鴨蛋,然后放入罈中即可。吃咸鴨蛋,有的喜歡打破鴨蛋的空頭,以小勺或竹筷掏著吃。有的剝開蛋殼,不小心蛋白裂開,蛋黃的金色蜜油霍地流出,吃者趕緊以舌舔起生怕浪費,金色蜜油的那香味那鮮美,令人饞涎欲滴而久久難忘。
我們淮河人家立夏日要吃鮮豆腐。豆腐產(chǎn)在斯地,自古以來傳承至今。其吃法甚多,諸如小蔥拌豆腐、紅燒豆腐、砂鍋燉豆腐等;春尤思页远垢粸榧o念先祖,二為做人像小蔥拌豆腐般清清白白,三是吃了豆腐就是都有福了。這一天,還要吃五色飯,在白米中放入紅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煮成干飯,此五色飯稱為立夏飯。吃了立夏飯,淮河人就走進夏天了。這一天,還要嘗鮮。先是地鮮,即為田地最先長出的時令蔬菜,如莧菜、蠶豆、蒜苗等。次為樹鮮,如成熟的櫻桃、杏子、枇杷等。再為水鮮,就是淮河淝水中的魚類。俗話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河名魚無數(shù),諸如戈牙魚,味道鮮美是淮河人最愛。還有鱖魚,俗稱季花魚,乃名貴的魚類。與戈牙魚是同樣的肉食性魚類,鱖魚的食量比戈牙魚多。鱖魚味道鮮美,鄉(xiāng)間有“淮河季花蓋世鮮,清蒸紅燒誘神仙”之說。當然能吃上淮王魚那可是無上之福了;赐豸~肉質(zhì)如豆腐般細膩,汁水如雞湯般鮮美,真的是別具風味。
南來之風一絲絲、一縷縷吹拂淮河,這風溫和柔潤;漸之南來之風一股股、一陣陣帶著哨音強勁襲來淮河,這般熱風干燥如火,淮河氣候走進夏季甚而漸入灼人的酷夏火爐。(劉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