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一號墓發(fā)掘現(xiàn)場,人站在周邊顯得十分渺小
(記者 蘇國義 攝影報道)“武王墩墓給我們帶來的震撼難以用語言進行表述,單就大墓的建造來說,我們覺著就很不可思議,很多謎團有待解開!闭{研過武王墩墓考古工作的專家,在見到其一號墓發(fā)掘現(xiàn)場的那一刻,幾乎都會發(fā)出類似的感嘆。
據(jù)悉,武王墩一號墓為陵園主墓,其位于陵園中心,是一座帶封土的“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封土堆整體呈覆斗狀,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封土土質為五花土,整體營建工藝為夯筑和堆筑相結合。一號墓內提取的槨蓋板共有443根,總重約153噸。
站在這樣一座大墓前,俯首下探,懾于深度,恐高的人雙腿會不由自主地顫抖。“從封土開始,我們已經挖了超過30米,相當于10層樓那么高,足見這個墓的營造過程多么繁復,可以說是不計財力、物力的耗費!比涨埃邮芑春釉鐖、淮南網(wǎng)記者采訪的武王墩墓考古發(fā)掘項目領隊宮希成感嘆說,“我們現(xiàn)在干了這算是第五個年頭,我覺得古人挖它應該花的時間不會比我們少?脊抨犚灿懻撨^,根據(jù)它的土方量與開挖營建的難度。比方說從墓槨之上填土一層一層夯打,夯面做得非常平整,夯窩非常清晰,光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就要耗費巨大的時間!
專家指出,武王墩墓所在的地方屬于弱膨脹土質,這種土干了不行,濕了也不行,干了很快會開裂,見了水濕了以后馬上變松軟,很快會崩塌。
“有很多謎目前我們也解不開,比如,做這么大面積的一個開挖,而且挖得這么深,它應該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它應該沒有我們現(xiàn)在這樣的機械和工業(yè)條件,建設這么大跨度的頂棚來遮風擋雨,下雨了怎么辦?遇到雨水怎么能保持不垮塌?那么重的木材,它如何給它安裝到位,擺放的那么整齊?”宮希成表示,有專門的團隊在研究這個問題,是不是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依然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