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壽縣迎河鎮(zhèn)大店葡萄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葡萄園內,一串串晶瑩漲綠的葡萄在陽光映襯下顯得格外好看。十幾名務工人員正忙著疏果,為葡萄增產增收打下基礎。
合作社負責人李學良介紹稱,他于2015年在大店村流轉土地種植120畝葡萄,并創(chuàng)辦合作社,主要從事葡萄種植的技術開發(fā)和傳授相關種植經驗,目前種植陽光玫瑰、醉金香、夏黑、浪漫紅顏等系列品種葡萄。所產的葡萄因產量高、甜味濃、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產品遠銷江浙滬沿海市場。
多年來,合作社積極參加各級政府組織的各類展示展銷活動,榮獲2023年安徽省水果協會葡萄展評大賽銀獎,種植的陽光玫瑰葡萄獲評2020年第三屆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優(yōu)質獎,李學良也被評為2023年第二屆“淮南市鄉(xiāng)村振興青年先鋒”。
“一人富不算富,鄉(xiāng)親富才是真的富。”每當有人夸贊李學良事業(yè)有成時,他常這樣回答。政府修建扶貧車間,幫扶產業(yè)發(fā)展,合作社每年上交資產收益1.8萬元。2023年,合作社又在鄰近的李臺村以700元/畝年租金,流轉61畝群眾土地擴大種植。合作社組織成員每年進行技術革新培訓,分享最新種植技巧,種植陽光玫瑰的農戶普遍收入每畝在4至6萬元。目前,李學良帶領合作社成員以及周邊農戶種植葡萄面積達到500多畝。
合作社不僅幫助農戶種,還幫農戶銷,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0多萬元、間接經濟效益500多萬元。目前,合作社年產葡萄可達40萬斤,可創(chuàng)收400多萬元。葡萄種植從整修大棚、施肥、澆水、除草、剪枝,到套袋、修果、摘果等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需要大量用工,高峰期用工可達100多人,每天每人務工收入100多元,在實現部分當地群眾家門口就業(yè)的同時還吸引來自云南省的專業(yè)疏果人員,葡萄產業(yè)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產業(yè)。(記者 吳巍 通訊員 蔡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