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公山淮南子文化園,有出自《淮南子》的四大神話故事雕塑,女媧補天就在其中。每次駐足,都深思尋其意,但往往不得要領,所謂神話,就是人們想象的改變世界或改造自然的故事!睹苷摗罚骸叭魏紊裨挾际怯孟胂笠哉鞣匀涣,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自然力實際上被支配,神話就消失了!鄙裨挼镊攘驮谟,給予人們無限的想象力、豐富的感染力、濃厚的神奇力,為人們改變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自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級廢,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币鉃楹芄诺臅r候,四方撐天的柱子倒塌,九州大地裂縫開,天不能全部覆蓋大地,地也不能遍載萬物,大火蔓延而不能熄滅,洪水爆發(fā)而控制不住,猛獸吞食善良的人民,兇鳥捕食老弱之人。在這種天崩地裂的情況下,女媧熔煉五彩石補綴天穹,斬斷巨龜之足作撐天支柱,殺死黑龍以解救中原人民,積聚蘆灰堵塞平地涌出的大水。女媧補天既是神話故事,也是常見成語,最早的出處于《淮南子》一書,這是人們改造自然的精神寄托,也是形容人們改造天地的英雄偉氣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補天》演化了女媧補天的故事,神化了人們求仙的欲望,造化了后人借神追仙的目的,巨鰲走散睡覺,仙山也跟著沉下,“方士尋不到仙山,秦皇島終于死掉了;漢武帝又教尋,也一樣地沒有影!薄八灾钡浆F(xiàn)在,總沒有人看見半座神仙山,至多也不外乎發(fā)現(xiàn)了若干野蠻島!笔屡c愿違是人生的常態(tài),求仙或做仙是人類的一種奢望,任何神話故事,都是人們對自然界的想象,既贊揚美好的一面,也規(guī)避不好的一面,這是一切神話傳說的神奇之處,也是一切神話傳說的魅力所在。
全國各處有多種女媧的傳說,在敦煌有明確的文字題記,西魏大統(tǒng)四五年(公元538、539年)。鑿建莫高窟中的女媧神仙畫像位于第328窟。在這幅壁畫中,伏羲與女媧的上半身表現(xiàn)為人形,而下半身則具有獸形特征。具體來說,伏羲的形象被描繪在一側,他手中持有矩(一種帶有折角的尺子)和墨斗,身體周圍有一個圓輪,圓輪內(nèi)部裝有金烏,這代表著太陽。另一側的女媧則手持規(guī)(一種用于繪制圓圈的工具),她的身體周圍同樣環(huán)繞著圓輪,但圓輪內(nèi)含有蟾蜍,象征著月亮。這些工具包括矩、墨斗和規(guī),都是木工常用的,它們可以用來畫出圓形、方形以及直線。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此在這里圓和方的形象代表了天地。伏羲和女媧作為創(chuàng)世神,被賦予了開天辟地的偉大使命,也是中華民族對英雄人物精神崇拜的一種信仰。
神話故事不是虛構,雖然它充滿夸張和幻想,表面上與現(xiàn)實相差甚遠,但本質上仍然是人與社會的真實反映,任何神話故事都具有客觀性和實體性,是意志頑強戰(zhàn)勝自然困難的故事。因為具有客觀性,所以才有生命力;因為具有實在性,所以才能代代相傳。女媧補天神話故事蘊含著中國人民的民族信仰,女媧補天神話一方面表達了中華民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無畏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從這個意義認識女媧補天神話,為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增添動力。
女媧補天神話既然是《淮南子》首次記錄,就說明這一神話故事與淮南地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與淮南人民有著密不可分的文化聯(lián)結。神話傳說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神話故事的永久魅力就在于為社會發(fā)展帶來永久的動力,也就是說要為淮南發(fā)展助力。八公山是女媧補天神話的原產(chǎn)地,也是女媧補天故事的傳承地,我們應該傳播好這一神話,更應該利用好這一故事的內(nèi)涵。
荊州市打造的室內(nèi)主題游樂項目《女媧補天》提供了一個優(yōu)秀案例。借上古天地崩塌,女媧為拯救蒼生,煉成五彩石用于補天為底蘊。演繹出各方神魔蠢蠢欲動,欲將五彩石的靈力據(jù)為己有,引發(fā)了一場“五彩石爭奪戰(zhàn)”。以爭奪五彩石為切入點,設計出爭奪戰(zhàn)的水神共工、火神祝融、煉獄黑龍、東海巨龜?shù)拳h(huán)節(jié)。通過動感軌道車與3D影像的結合,把神魔的攻擊、山洞的崩塌、“創(chuàng)世方舟”的跌落等畫面,與軌道車的顛簸晃動結合起來,模擬出了不同場景下真實的動作反饋,讓游客全程“入戲”,獲得十足的沉浸感。
淮南是女媧補天神話的誕生地,八公山既然是神話產(chǎn)出之地,就應該講出它的故事,為八公山注入神靈;既然八公山是神仙成長之地,就應該描繪出我們的設想,八公山紫金石就是女媧補天遺用的五彩石,紫金石的色彩讓人喜愛,五彩石的價值讓人敬佩;我們可以想象,八公山升仙臺就是龜背的殘存,是靈龜?shù)幕,具有升天的功能;我們可以描繪,八公山的飛鳥就是黑龍的轉世,八公山森林是蘆灰的再生……
成仙,是中國人古老的夢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是樸素辯證法的實證,也是中華哲學思想的真實寫照。八公山是劉安煉丹成仙的地方,也是神仙誕生的地方,我們向往八公山,向往它的美景,向往它的傳說,向往它的神話,向往它的發(fā)展……(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