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同時從學科發(fā)展、信息化平臺建設、高端智庫建設、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為進一步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提供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國特色的前瞻性、可行性措施。上個月,淮南市第十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為我市社科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市社科工作者要以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認真貫徹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開創(chuàng)全市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的新局面,為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組織社科研究,提升決策咨詢水平。一是積極開展應用對策研究。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別是我市應對國家戰(zhàn)略的實施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重新塑造淮南戰(zhàn)略新優(yōu)勢而推出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如資源型城市轉型發(fā)展、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市建設、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等事關淮南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的戰(zhàn)略性、前瞻性問題,深入開展應用對策研究。二是扎實推進基礎理論研究。進一步發(fā)揮在淮高校、黨校、科研機構人才集聚的優(yōu)勢,推出一批有價值有深度的理論成果。重點圍繞《中共淮南市委關于制定淮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吸引各領域優(yōu)秀人才積極參與課題調研活動,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三是深入開展歷史文化研究;茨鲜侨珖^大的城市,也是歷史文化積淀厚重的城市。從淮夷文化,到后來的楚文化、漢文化,相繼在這里發(fā)展繁榮。特別是漢文化,孕育產生了中國古代百科全書《淮南子》;發(fā)明了被譽為“中華一絕”的大眾美食豆腐;孕育了有東方芭蕾之稱的花鼓燈藝術;少兒舞蹈藝術被中國舞蹈藝術界稱為“淮南現象”等等。全面系統地開展淮南發(fā)展和歷史文化研究,挖掘淮南文化豐厚的底蘊和當代價值,特別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劃歸淮南管轄后,淮南的文化資源將更為豐富。
推動社科普及,提升群眾人文素養(yǎng)。一是聚合力量,努力形成社科普及的整體合力。組織學會團體,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努力形成社科普及整體合力。要深入挖掘和培育淮南本地社科普及人才團隊,鼓勵和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從科研機構和課堂走出來,深入基層,走進工廠、走進社區(qū)、走進農村,和社會大眾進行直接的對話和交流;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力量投入到社科普及工作中來。二是創(chuàng)新形式,推動社科普及工作深入開展。倡導全體社科工作者深入探索和研究社會科學知識普及的內在規(guī)律,在普及形式上下工夫,使社科知識對公眾而言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開發(fā)設計社科普及讀物、社科普及活動。做精做優(yōu)《淮南社會科學》雜志。三是搭建平臺,提升社科普及的數字化水平。新媒體時代,要進一步重視網絡社科普及的傳播范圍和工作力度,提升社科普及數字化水平。微博、微信等已迅速崛起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和傳播渠道之一,社科普及要加快以這些新媒體為依托推進工作,充分利用好它們草根性強、分享便捷的優(yōu)勢,并適應其內容精悍、實時互動的特點。
強化社團管理,促進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一是以社會需求為工作驅動力,促進自身的發(fā)展。要始終堅持“學術立會、依法辦會、活動興會、改革強會”方針,加強自身建設,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加強組織規(guī)范,努力培育自己的社會功能,克服依賴性,增強自主意識,實現從依附型向參與型、從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二是以各種論壇、研討會為載體,帶動學會學術活動,營造學術氛圍。學會團體開展活動要始終突出學術研究交流這一學術功能,并做到常辦常新,從而活躍社科界的學術氛圍,增進學術同行的認同,促進各學科的理論創(chuàng)新。今后要著重引導市屬各學會、協會、各研究會,就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重大問題,以及廣大干群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等角度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三是以課題研究為導向,引導學會開展調查研究。在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社科類學會、協會、研究會必須承擔大量的任務。要充分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積極發(fā)揮各種社會資源的功能,力爭再出一批理論成果。四是以社會科學知識普及為抓手,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增強服務功能。要主動引導各學會、協會、研究會開展各項科普宣傳活動,提升服務理念,拓展服務領域,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從而增強學會的服務功能,促進社會文化與大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
(趙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