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在敵‘清鄉(xiāng)’地區(qū),一切人員疏散,轉入秘密狀態(tài)”,“俟‘清鄉(xiāng)’過后,再插回原地,恢復工作”
到1940年底,日本侵略者雖占據(jù)了大半個中國,但占據(jù)的只是城鎮(zhèn)和交通線,廣大農村仍為中國軍所控制。日軍為了“以華制華”,培植了汪精衛(wèi)傀儡政府,以達到“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目的。然而,汪政權“政令不出南京城”。1941年1月,偽中央軍事委員會晴氣慶胤與偽警政部李士群,向汪精衛(wèi)提出“清鄉(xiāng)”建議。即把日軍占領區(qū)分片,先由日軍清除敵對力量,再將其政治、軍事、經濟等工作移交給汪偽政權。
7月1日,日軍第5師團集結1.53萬人,殺向蘇(州)常(熟)太(倉)我抗日根據(jù)地。由于對形勢估計不準,缺乏反“清鄉(xiāng)”經驗,結果,在“清鄉(xiāng)”中黨組織被破壞,抗日政權被毀,群眾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8月13日,陳毅、劉少奇兩次致電第6師:“你們目前應向西轉移,或向南轉移,俟‘清鄉(xiāng)’過后,再插回原地,恢復工作,在敵‘清鄉(xiāng)’地區(qū),一切人員疏散,轉入秘密狀態(tài)”。
為了吸取教訓,帶領主力跳到外線的譚震林,于8月底在太倉召開會議,分析反“清鄉(xiāng)”斗爭失敗的原因。然而,11月28日,日軍又故伎重演,利用其步、騎、炮聯(lián)合兵種的機動優(yōu)勢,出動3千多人,分3路突襲了第16旅旅部所在地塘馬村。旅長羅忠毅、政委廖海濤和270多名指戰(zhàn)員壯烈犧牲。接到塘馬電報后的譚震林,于12月初化裝南渡,深入茅山地區(qū)。此后在譚震林的直接領導下,堅持反“清鄉(xiāng)”斗爭,鞏固抗日根據(jù)地。
日偽軍在蘇南“清鄉(xiāng)”的同時,在蘇中也采取了大規(guī)!扒褰恕毙袆印!扒褰恕遍_始前,日偽軍修筑了一條橫穿啟東地區(qū)的公路,企圖把蘇中第1師根據(jù)地一分為二。粟裕先發(fā)制人,命令第3旅第7團攻擊這條公路上的據(jù)點三陽鎮(zhèn)。此戰(zhàn)斃傷敵軍60多人。正當敵急于尋找新四軍報復時,粟裕利用敵驕狂求戰(zhàn)心理,引蛇出洞,消滅敵人于運動之中。啟東“斜橋伏擊戰(zhàn)”,全殲日軍70多人、偽軍100多人。蘇中日軍最高指揮官南浦被當頭棒喝,于1942年9月25日又調集獨立混成第12旅團一部,向南通二窎地區(qū)進行“掃蕩”報復。對此,粟裕當即命第3旅第7團設伏于敵必經之地夏家渡。曾當過賀龍警衛(wèi)員的團長嚴榮昌,機智果斷指揮,殲滅保田中佐及以下日軍110多人、俘3人和偽軍一部。大大鼓舞了蘇中人民的抗戰(zhàn)熱情。
蘇中“清剿”失敗,日本侵華派遣軍總司令田俊六十分惱火:“我要把新四軍趕到黃海邊,統(tǒng)統(tǒng)消滅,把江北造成一個大東亞圣戰(zhàn)的華中確保區(qū)”。此后,小林師團代替了南浦旅團。反“清鄉(xiāng)”斗爭更加艱難。但第1師在粟裕的指揮下,時而跳到“清鄉(xiāng)”區(qū)外,攻擊敵人守備薄弱的據(jù)點,時而突入“清鄉(xiāng)”區(qū)內直接掩護和配合群眾斗爭。僅1943年4、5月,先后襲擊和攻克金沙、余東、六甲等10多個據(jù)點,平毀碉堡108座。同時,抽調一批政治堅定、機智果敢、有作戰(zhàn)經驗的指戰(zhàn)員,配備短槍,組成精干的武工隊,開展城鎮(zhèn)游擊戰(zhàn),專門對付“清鄉(xiāng)”的日偽特工。僅1943年4、5月,武工隊捕殺敵人“清鄉(xiāng)”骨干過半,就地處決漢奸、特務274人。此外,在第3旅旅長陶勇、政委姬鵬飛的指揮下,組織4萬多名民兵、群眾,對橫跨南通、海門、啟東、如東的150多公里長的封鎖籬笆,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破襲戰(zhàn)。一夜之間,敵人慘淡經營幾個月、用500萬根毛竹構成的籬笆封鎖線破壞殆盡。第1師根據(jù)地取得了反“清鄉(xiāng)”斗爭決定性勝利。
十三、“韓留蘇北比較有利,韓去路西反而不利時,即可使韓留蘇北”
1943年3月,在新四軍掩護和救濟下元氣恢復的韓德勤,背信棄義,親率顧錫九第89軍第33、117師、獨立第6旅和王光夏保安第3縱隊,兩面夾擊剛與日偽作戰(zhàn)33天的彭雪楓部。3月14日,新四軍軍部向第4、2、3師發(fā)出聚殲韓德勤部的戰(zhàn)斗號令。當晚12點,各部向韓德勤部發(fā)起攻擊。擔任主攻的韋國清第9旅,兵分兩路向韓德勤總部及王光夏保安第3縱隊發(fā)起猛攻;滕海清第11旅圍殲李仲寰獨立第6旅;彭明治第7旅阻擊頑軍第89軍。30分鐘后,保安第3縱隊、獨立第6旅被全殲,王光夏、李仲寰被擊斃;韓德勤走出指揮部投降。
李長江公開投敵后,爭取韓德勤中立,對新四軍則尤為重要。此前,我黨對韓德勤一直持懷柔政策。此次戰(zhàn)斗一開始,陳毅就指示不能打死韓德勤,料定戰(zhàn)斗結束韓德勤失去反共本錢,讓他待在江蘇對我軍有利。因為如果韓被擊斃,一心反共、覬覦江蘇的湯恩伯就會轉任江蘇。故陳毅指示,對韓德勤佯裝不識,虜而不殺,歡送出境。當韓德勤與俘虜人群通關后,自知“光桿司令”既無人身安全,又不好向上峰交待,折反回來說“我是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我要見你們的彭雪楓師長和鄧子恢政委”。后韓德勤被送到我?guī)煵。這位國民黨上將,先后接受了政治部主任吳芝圃、師長彭雪楓的教育。韓痛哭流涕,愿與我私合。后陳毅上報中央建議:“我們主張與韓成立協(xié)定,進行私合,應迅速釋放”。29日,毛澤東等人經過認真研究,復電陳毅:“如陳估計韓留蘇北比較有利,韓去路西反而不利時,即可使韓留蘇北”。陳毅便約談韓德勤。韓羞愧難當?shù)貦z討了黃橋、曹甸、山子頭戰(zhàn)役3次被俘的經歷。雙方簽訂了《新四軍軍長陳毅與韓德勤會談備忘錄十條》。韓德勤返回后,這位實力雄厚的“反共專家”便把他的司令部和江蘇省府搬到了安徽阜陽。 (未完待續(xù))
(袁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