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乱高清成免费视频-久九久国产九九-自拍视频在线看伦-亚洲免费国产视频

  • <menu id="8gamy"></menu>
    <blockquote id="8gamy"></blockquote>
    <strike id="8gamy"></strike>
  •  
    |
    |
    |
    |
    |
    |
    |
    |
    |
    |
     
    首頁 > 軍旗飄揚 > 南昌起義中的淮南人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jiān)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yǎng)營商環(huán)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愛的后備廂”滿載的是親情與鄉(xiāng)愁
     從春節(jié)習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縣區(qū)傳真
     我市開展“質(zhì)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qū)構建基本養(yǎng)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qū)扎實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
     毛集實驗區(qū)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tài)
     田家庵區(qū)“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qū)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qū)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南昌起義中的淮南人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17/8/28 9:37:57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wǎng)站和媒體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本網(wǎng)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wǎng)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期間,時任江蘇省人大副主任的廖運澤,在南京曾兩次接待神秘的“北京來客”。一次是在1968年秋的一天,從北京來了兩個穿軍裝的人,態(tài)度十分傲慢地對他說:我們知道你對南昌起義這段歷史很清楚,所以要你寫一份南昌起義是周恩來和林副主席領導的證明材料。廖運澤知其來意,但有意避開他們提出的問題,向他們簡單介紹南昌起義的過程和主要領導人,當介紹到賀龍時,“來客”竟破口大罵“賀龍是土匪”。廖運澤看他們聽不下去,索性閉目養(yǎng)神,不予理睬,裝著睡著了,“來客”只得悻悻而去。第二次是在1969年冬,又有三個穿軍裝的人從北京專程而來。他們先拿出一本南京大學某造反派組織編印的《讀報手冊》和一本小冊子,對廖運澤揚了揚說:“你們江蘇出版的書上面,不是明明寫著南昌起義是林彪和周恩來領導的嗎?”言下之意,是要廖運澤不要再“執(zhí)迷不悟”。接著又拿出一份事先寫好的“證明材料”,放在廖運澤面前,不容分辯,也不讓他過目,就要他在上面簽名蓋章。廖運澤非常氣憤,直截了當?shù)貙λ麄冋f:“南昌起義時,林彪是連長,我是代理團長,如果說他是起義的領導人,那我就更是領導人了!”說著把“證明材料”推開,拒絕簽字!皝砜汀被鹆,其中一人掏出手槍往桌子上一摔,用手指著廖運澤,氣哼哼地說:“我們部長(指林彪)是知道你的,你簽字蓋章對你有好處,否則,你要考慮后果!”廖運澤大怒,斬釘截鐵地對他們說:“玩這個(手槍)我比你們早多了,還怕這個!我絕不簽名,你們要怎么辦就怎么辦吧!”他們見威脅利誘都不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這是當年參加南昌起義的廖運澤將軍,后來在“文革”中的一段特殊經(jīng)歷。

    光陰荏苒,斗轉星移。值此紀念南昌起義九十周年之際,作為淮南人,我們不妨打開歷史上那光彩奪目的一頁,一睹當年在那次起義中幾位淮南人的風采。

    據(jù)筆者現(xiàn)有史料記載,當年參加南昌起義者,安徽全省有六人,而其中有五人是淮南先輩,即壽縣正陽關鹽店巷的高語罕、壽縣城南綿橋村的孫一中,田家庵區(qū)廖家灣的廖氏三兄弟廖運澤、廖運周和廖多瀚。

    高語罕,1888年生,早年先后留學日本、德國。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后投身新文化運動,成為《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1920年8月,參加李大釗創(chuàng)辦的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由李大釗、張申府介紹加入北京共產(chǎn)主義小組。第一次國共合作后,任黃埔軍官學校政治主任教官,兼入伍生部少將黨代表。1926年1月,奉命出席國民黨“二大”,并任出席大會的中共黨團書記,被大會選為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常務委員。后參加北伐,南昌起義前任北伐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秘書長(總指揮張發(fā)奎),隨第四軍軍長黃琪翔的軍部駐廬山腳下甘棠湖煙水亭。

    這時,葉劍英任第四軍參謀長。面臨革命形勢急劇惡化,兩人常在傍晚時蕩舟湖上,以此作為掩護,交流信息,分析軍情。7月24日,朱培德和黃琪翔等在廬山密謀,“邀請”賀龍和葉挺上山開會,欲趁機剝奪賀、葉兵權。葉劍英立即告知葉挺。次日,葉挺、葉劍英邀約賀龍、高語罕、廖乾吾到甘棠湖“泛舟”,商量對策,決定賀、葉不上廬山赴會,抓緊將部隊(乘火車)開往南昌。7月30日,汪精衛(wèi)、唐生智、張發(fā)奎等在廬山開會,決定:嚴令賀龍、葉挺立即將部隊撤回九江,通緝高語罕、惲代英、廖乾吾。葉劍英聞訊,星夜下山向高語罕等密報。高語罕當即潛逃,乘火車于31日清晨趕到南昌,投入起義準備工作。

    8月1日,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打響,高語罕作為由宋慶齡領導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秘書廳(秘書長吳玉章)首席秘書,執(zhí)筆起草了《中央委員會宣言》和對蔣介石、汪精衛(wèi)的《通緝令》!缎浴泛汀锻ň兞睢肪谟筛哒Z罕主筆的《民國日報》發(fā)表,南昌起義喜訊,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廖運澤,1903年生,父親廖子賓是反清革命志士,淮上“廖氏辛亥九兄弟”之一。受父輩們的影響,運澤幼時即向往革命。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一期),1926年加入中共,后參加北伐。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二十四師七十二團代理團長(團長許繼慎負傷就醫(yī)),團部設在南昌女子職業(yè)學校。起義前,廖運澤先后兩次赴江西大旅社“起義指揮部”,參加由周恩來主持的會議。一次是在7月27日下午2時許,聆聽了周恩來對參加起義的團以上軍官所作的起義動員報告;另一次是在7月30日下午3時許,到會接受戰(zhàn)斗任務。這次會議對起義的行動目標和任務作了具體部署,葉挺指揮的二十四師七十一團負責繳第九軍第七十九、八十團的械;七十二團負責繳第三軍第二十三、二十四團的械。為完成戰(zhàn)斗任務,廖運澤作了充分準備,計劃采用演習夜行軍方式,提前接近敵營,然后趁其不備,突然襲擊……全團官兵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急切盼望起義時間早點到來。但就在此時,突然接到前敵委員會緊急通知:由于叛徒告密,起義提前兩小時行動。凌晨2時左右,起義號角吹響,頓時全城槍聲大作,沖殺之聲四起。廖運澤按事先策劃,早已率領全團官兵以演習夜行軍方式悄悄接近了第二十三、二十四團駐地,這時聽到起義信號,打前鋒的官兵迅速上前奪下敵軍崗哨武器,用四個連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聲沖進二十三團營房,用一個營兵力沖進二十四團營房。時值炎夏,敵官兵都在院子里鋪席睡覺,身邊沒有武器,睡夢中忽然聽到?jīng)_殺之聲,頓時一片混亂,倉促應戰(zhàn),有的槍還沒有摸到手就當了俘虜,這兩個團很快就全部繳械,廖運澤和戰(zhàn)友們不勝欣喜。到清晨6時左右,全城槍聲停止,起義取得勝利。

    孫一中,1904年生,原名以悰。父親孫行芳,清末秀才,以教私塾養(yǎng)家糊口。一中幼時隨父就讀。1923年赴廣州,在柏文蔚駐粵皖軍司令部當兵。其間,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眼界大開。1924年春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受到周恩來贊揚。是年冬加入中共。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學兵連任排長。1925年參加兩次東征,驍勇善戰(zhàn),升任副營長兼連長。1926年底調(diào)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兵團營長。

    廖運周、廖多瀚,兩人均與廖運澤同齡。幼時受父輩影響,追求真理,一起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6年初,兩人一同考入黃埔軍校(五期),次年,兩人均加入中共,后參加北伐。

    孫一中、廖運周、廖多瀚三人在南昌起義時同在七十五團,既是同鄉(xiāng),又是同一個團的戰(zhàn)友。孫一中任該團一營副營長,并任全團黨的書記,是這個團的實際領導者。廖運周任一營參謀。廖多瀚任二營五連黨代表。

    七十五團是十一軍二十五師的一個團,其前身是在北伐時攻打汀泗橋、賀勝橋、武昌賓陽門等著名戰(zhàn)役中屢建功勛,榮膺鐵軍稱號的葉挺獨立團第一營。全團除團長系張發(fā)奎親信和團直機關軍官外,其余官兵,絕大多數(shù)都是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青年。該團是預定參加起義的主力部隊之一,但起義前仍駐德安。7月31日黃昏,孫一中讓廖運周通知各營:“明日拂曉,全副武裝打野外!8月1日,東方剛剛發(fā)白,隊伍便沿著南潯鐵路,向南昌方向疾進。到達馬回嶺東站附近,孫一中命令隊伍停下來,遂以全團黨的書記身份,向全團官兵宣布中共中央“在南昌舉行起義”的決定,命令本團官兵截擊從九江開來的軍車,然后乘車奔赴南昌,參加起義。隊伍迅速散開,隱蔽在鐵路兩側。不久,遠處一列火車從九江開來,噴吐著濃煙緩緩駛進車站,未等列車停穩(wěn),沖鋒號一響,孫一中便端著上了刺刀的槍,帶領一小隊士兵,首先縱身躍入車廂。廖運周、廖多瀚及各隊官兵隨之一擁而上,到處響起“繳槍”、“下車”的喊聲。敵兵被突然襲擊驚呆了,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一個個乖乖地繳槍下車。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fā)奎坐在最后面的車廂里,看到前面部隊秩序突然大亂,知已不可收拾,急忙帶幾名警衛(wèi)跳車逃匿。七十五團全體官兵迅速乘車,向南昌進發(fā),黃昏時分抵達南昌火車站。起義總指揮部的代表早已在車站等候。得知起義已經(jīng)勝利,全團官兵群情振奮,下車后荷槍實彈列隊,雄赳赳氣昂昂地開進城內(nèi),奉命駐守南門,擔任警戒任務。

    九十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舉行南昌起義,打響了以革命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的第一槍,從此,中國共產(chǎn)黨有了一支完全由自己掌握的革命軍隊,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南昌起義永放光芒!

    (管德宏)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wǎng)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wǎng)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wǎng)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