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批優(yōu)秀的淮河子弟身穿沒有領章、沒有帽徽的軍裝,背上背包,從淮南出發(fā),當兵了。我們的部隊是炮兵師,駐扎在山東中部偏僻的山區(qū),因這里駐扎的部隊眾多,當?shù)厝肆晳T稱“一工地、二工地、三工地······某工地代表著某某團。從此,我們的軍旅生涯由此開始了。
從淮河平原來到千里之外的部隊,這里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一排排營房整潔衛(wèi)生,一支支隊伍步伐一致號令震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和老兵們的地方相像,但有所不同,屋子里空空蕩蕩,幾十人圍住在一個大屋子里,這就是三個月的新兵宿舍。新兵連那叫一個苦哇,夜里很冷,西北風一個勁地往被子里鉆,只有一床薄被子,身下就是光光的板床,全班集體打得瑟,第二天硬是說不冷。宿舍對面是炊事班也是飯?zhí)。大鍋、大鏟、大勺、大鋁盆,熱氣蒸騰,油煙嗆鼻。報到第一天的第一頓飯,就是兩個玉米面窩頭,一碗白菜湯;第一堂課是學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背誦部隊條例條令。之后的日子里,班與班、排與排、連與連舉辦拉歌比賽。單兵操練、全班教練、野外五公里武裝拉練,還有半夜三更的緊急集合。部隊有句口頭禪“老兵怕號,新兵怕哨”。哨聲一響,都是在你睡的正香的時刻,摸著黑,人擠人,打起背包,穿上就跑,滿屋子叮當響,亂成一團。夜間緊急集合是我最害怕的。你睡得正香,忽然急促的哨子響起來,還不許開燈,慌忙摸黑穿上衣服、打背包,不是帽子找不到了就是鞋子被戰(zhàn)友穿走了,只能胡亂地摸索。等穿戴好了急急地跑出去集合站隊列、報數(shù),然后老兵班長領著跑上一大圈回營房。這時開燈一瞧,原來我的褲子前后穿反了,唯恐被戰(zhàn)友發(fā)現(xiàn),趕緊脫下睡了。其他如衣服扣錯扣(棉衣和外套扣在一起、上下打錯親家扣在一起)、背包散架(抱著跑出宿舍)、丟三落四少帶裝備……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這些笑話不止單單發(fā)生在我身上,其他戰(zhàn)友多了去了。
新兵入伍多為冬訓季節(jié),一天訓練下來,汗水濕透了厚厚的棉衣,站在雪地一動不動,還不讓戴手套,一個標準持槍臥姿,一趴就是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雙手凍得像胡蘿卜,嘴上起了大大的口瘡。一周一次洗澡,渾身癢癢,滿屋子怪味。三個月的新兵生活最讓大家開心的莫過于周五的會餐。周五最后一頓餐比平時多加了幾個菜,還有肉,或者包子,我們有20多個是從農(nóng)村來的,那時候家里窮苦很少吃過肉餡做的包子,開口就是七八個,十幾個,吃得炊事班直喊伙食費嚴重超標。你想,當年我個頭小,就連我每頓也沒低過6個包子,更何況他們了。
每天的訓練讓新兵苦不堪言,晚上覺都不敢睡得太死。一個星期拉三次緊急集合,白天訓練,晚上站崗,三個月下來我瘦了十多斤。渤海灣的風很猛,一刮人都會站不住!然而最艱苦的任務還是徒步行軍,身上攜帶槍支彈藥被子、水壺加一起共二十多公斤,還要帶著這些裝備每天行軍120公里,中間還有不停的奔襲、掩護、撤退任務!真是“生動、有趣、活潑”。就這樣,我們在山里來回穿梭!晚上把被子鋪在帳篷里就這樣睡。記得有一天大雪封山,很多戰(zhàn)友都病得起不來了,我們不得不撤回駐地。我們相互攙扶,要在一天時間內(nèi)撤出這方圓60多公里的山區(qū)!等到晚上9點前撤出來的時候,很多戰(zhàn)士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也有一些戰(zhàn)士沒能按時出來,收容隊去找才全部給帶了回來。后來,我們佩戴上領章帽徽,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新兵下連,被分到不同的連隊不同的崗位,我分在了偵察連。
部隊的日子單調(diào)如一。有人這樣說:如果你當了一天的兵,那你就基本了解一年的部隊生活了。但是我們也學會了苦中作樂,每天軍營里都能傳出悠揚的歌聲。還有不少吉他高手現(xiàn)場演奏,那場面和開演唱會差不多哩!我們最得意的日子就是每年九、十月份的大學生軍訓的時候。哈哈,因為我們可以把我們受的“苦難”轉(zhuǎn)嫁給那些嬌驕學子呀,讓他們見識見識咱軍人的作風和氣派。結果,當一個月同吃同住的軍訓結束時,很多同學都不舍得走,與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們部隊山東兵多。山東兵憨厚勇敢,這是部隊里和駐地老百姓公認的。部隊駐地方灣有一個商品代銷點,主要經(jīng)營生活用品、油鹽醬醋。我的戰(zhàn)友王錦泉是青州人,那時在連隊當上士,經(jīng)常到這個代銷點采購食品。代銷點里有一個邵老太,身下無兒無女,看到王錦泉憨厚實在,干活又勤快,特別喜歡他。后來居然非要認王錦泉為干兒子。從那以后,王錦泉稱呼她為“邵媽媽”。邵老太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譬如香腸、鹽水鴨、水果之類,是一定要給他留著。我們有時候也跟著王錦泉一起去打牙祭。見了邵老太也是一樣地喊邵媽媽,這時候是邵老太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候:“我有這幾個山東好娃子,我幸福著啊!”后來王錦泉戰(zhàn)友因參戰(zhàn)犧牲,邵老太知道后哭天哭地,傷心得很。部隊歸建后,戰(zhàn)友們不管誰去小村,都要專程探望邵媽媽,代表王錦泉戰(zhàn)友,向邵媽媽問安、致敬!
1985年1月,部隊即將上前線的消息已成定局。我們偵察排聯(lián)名上書申請參戰(zhàn)。
在團戰(zhàn)前動員大會上,全場起立齊唱軍歌,接下來就是團首長做總動員,干部代表、戰(zhàn)士代表紛紛講話,大家齊聲高呼:“擁護黨中央英明決策,誓死捍衛(wèi)國家領土完整!”我們團抽掉一部分人和裝備配屬參與了作戰(zhàn)。在這之前,我們在濰北靶場戰(zhàn)前訓練,曾發(fā)生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作訓部隊借助夜色進入陣地,當天色蒙蒙亮時,一輛地方黃河牌大貨車駛入我們的視線,執(zhí)勤哨兵讓他盡快離開,但貨車司機非常好奇,很想看看打炮的光景。此時,四門130加農(nóng)炮齊射,火光映紅天空,炮彈撕破空氣尖叫,巨大的沖擊波將黃河牌大貨車前風擋玻璃震得粉碎,嚇得該司機加大油門落荒而逃。前方觀察哨很快發(fā)來消息:“擊中目標,敵人陣地已摧毀!焙蠓脚陉嚨貞(zhàn)士回答:“還嚇跑了一個貨車司機。”
我們團于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赴中越邊境老山地域,執(zhí)行對越防御作戰(zhàn)任務,參加了最著名的是“5.31”炮戰(zhàn)。1985年5月20日我們團接到配合步兵作戰(zhàn)的命令在863、211高地和南溫河地域組織防御,擔任軍主要方向上的防御任務。越軍企圖乘我立足未穩(wěn)之際,于5月21日、27日、28日連續(xù)組織四次營、連規(guī)模的進攻,遭打擊受挫后,又于5月31日凌晨,實施反撲計劃。我們團在敵情不明、地形不熟、防御尚未完善的不利形勢下,沉著應戰(zhàn)、英勇抗擊、給敵人以迎頭痛擊。此次炮戰(zhàn),半邊天都紅了,各種火炮的巨響匯成了一氣:加農(nóng)炮、迫擊炮、火箭炮、加榴炮,各種炮彈從我們腦袋頂上都往老山飛,還有高機曳光彈,交叉火力拖著火尾巴劃著各種弧度和線條,有力支援了步兵作戰(zhàn),他們高呼“炮兵萬歲!”。在作戰(zhàn)過程中,前沿分隊英勇抗擊、頑強堅守、連續(xù)戰(zhàn)斗,發(fā)揚了我軍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的光榮傳統(tǒng),首戰(zhàn)告捷,初戰(zhàn)勝利。此戰(zhàn),重創(chuàng)敵九八二團,殲敵七百余名,擊毀敵各類裝備四十余件,粉碎了敵人的進攻企圖。一年之后,我們團圓滿完成作戰(zhàn)任務,凱旋而歸。近百名淮河兒女在這次輪戰(zhàn)中奉獻出青春和熱血,譜寫了“艱苦奮戰(zhàn)、無私奉獻”“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老山精神”!
1987年10月,我接到命令,正式退出現(xiàn)役。在我摘下領章帽徽的那一瞬間,淚水悄無聲息地涌出。
(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