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勃向上、昂揚奮進的新時代,一座城市不能沒有英雄。在擊楫中流、揚帆起航的新時代,一座城市不能沒有英氣。在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新時代,一座城市不能沒有英姿。正如淮南這座城市那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她始終懷揣著濃烈的英雄情懷,步履堅定地行進在新征程上。英雄情懷始終伴隨環(huán)繞,成為淮南這座城市眾多身份標簽中的最為耀眼的一個。
英雄不問來路,它鑄造城市挺拔的脊梁。淮南這座城市,向來人杰地靈、英雄輩出。云飛浪卷,波詭云譎。“海天驕子”柏耀平,上天可駕戰(zhàn)機,下?神S戰(zhàn)艦,馳騁廣闊海洋,守衛(wèi)祖國藍色海疆。鷹擊長空,艦翱海洋。“東海強軍先鋒”胡偉,護航索馬里,東海演習鏖戰(zhàn)。烈焰熊熊,火光沖天。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消防戰(zhàn)士朱軍軍沒有絲毫猶疑,沒有后退半步,他毅然選擇逆火而行,熾熱的青春在滾滾烈火中永生。從淮南這座英雄的城市,走出去的英雄又何止“海天驕子”柏耀平、“武癡”艦長胡偉、逆火烈士朱軍軍呢?他們只是這一群像的縮影,只是這一畫廊的一幅,只是這一群體的一員。在威武雄壯的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躍動著淮南籍戰(zhàn)士勇猛勇敢的身姿;在神圣不可侵犯的世界屋脊邊防哨所,閃現(xiàn)著淮南籍戰(zhàn)士堅強堅守的身姿;在一望無垠、碧波千頃的遼闊海洋,馳騁的戰(zhàn)艦上巍然定格著淮南籍戰(zhàn)士挺立挺拔的身姿……無論他們守衛(wèi)在哪里,祖國都放心,家鄉(xiāng)都安心。他們挺拔的身姿標示出他們的“來路”,他們來自浸染著英雄基因的淮南。
英雄不問出處,它在城市的血脈里奔流;茨线@座城市,素來崇文尚武、渴慕英雄。在風雨如晦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淮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大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反動勢力和日本侵略者進行著英勇不屈抗爭和殊死搏斗,頭可斷、血可流,民族的脊梁不能彎,民族的氣節(jié)不能丟,在橫貫淮河平原、皖北大地的淮南抗日根據(jù)地,軍民同仇敵愾、艱苦卓絕,給予日軍沉重打擊。英勇的淮南人民前仆后繼,拼將熱血灑疆土,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唱響一曲曲蕩氣回腸、百轉千回的英雄贊歌。壽縣小甸集特支紀念園、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板張集烈士陵園就是有力見證,革命先烈把青春和生命連同永恒的信仰,根植在淮河兩岸廣袤的原野。在和平建設時期,淮南的英雄情懷并沒有削弱和淡化,相反卻發(fā)散出獨具魅力的光澤,愈加深重厚實、歷久彌堅。東海之上,淮南艦曾經劈濤犁浪、巡航深海大洋,水天一線之間,舷號540格外醒目,守衛(wèi)著祖國海疆。羅山之巔,清晨的縷縷陽光傾照高聳的烈士陵園紀念碑,巍巍青山肅穆,守候著安眠在這里的英烈。上窯山下,新四軍紀念林曲徑通幽、樹木成林,獨樹一幟、意蘊深長,人們在這里尋思憑吊、撫思追遠,講述和回響著新四軍第四師在淮南抗日根據(jù)地和皖北地區(qū)抗擊日軍的鐵血傳奇,經歷的異常艱難,立下的不朽功勛。他們昂揚不屈的氣節(jié)展示出他們的“來路”,他們來自孕育著英雄基因的淮南。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斗轉星移,物換春秋;茨显洆泶鬟^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全省雙擁模范城“八連冠”的桂冠,英雄情懷如此濃郁,雙擁情結如此綿長,昔日榮光如此搶眼,映照出一座城市無可比擬的雙擁風范和心結。新一輪創(chuàng)建全省雙擁模范城,既是對過往積淀的總結,也是對今天新業(yè)績的檢閱,更是一座城市英雄情懷和雙擁情結的集中展示展現(xiàn)。我們定當一如既往,正在一往無前,誓言志在必得。絢麗的雙擁之花綻放在這一片英雄的土地,成為新思想、新時代、新征程上五大發(fā)展美好淮南建設光輝燦爛的名片。我們?yōu)榇硕恍笂^力,用汗水和實績書寫新時代淮南雙擁最美好的章節(jié)。
(懷新平)
(本網(wǎng)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