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弟弟6年悉心照料兩個患病哥哥不離不棄
“母親去世前,我就跟她說了,以后會照顧兩個哥哥,這是我一輩子的責任!辈芰⒑Uf出的這句話擲地有聲,六年來,他堅守承諾不離不棄地照顧著兩個哥哥,一度被傳為佳話,成為當?shù)厝藗兘逃⒆拥陌駱印2芰⒑J钦l?是為兩位患病哥哥撐起一方晴空的淮南好人。”
曹立海1964年出生,12歲時父親去世,兄弟四人由母親含辛茹苦地撫育成人,因為家貧他高中未讀完就參加了工作,因為家貧兩個哥哥也一直沒有成家。
2010年,勞累了一輩子的母親帶著對未成家的大兒子、二兒子的牽掛閉上了雙眼。母親去世后,曹立海把自幼雙目失明的大哥接到了自己的家中,洗澡、如廁事無巨細地照顧著?臻e時,他牽著大哥的盲棍帶他隨處走走,講講小時候的事,分享他們之間的快樂。在百般悉心照顧大哥的同時,他還教育兩個兒子要孝敬大伯二伯,他的這些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所以每當孩子們外出回家時,看望和照顧大伯二伯也是他們的必修課。
日子在一家人的相扶相攜中度過,曹立海的兩個兒子相繼成家、生子,原以為可以松口氣了,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大哥突發(fā)中風住進了醫(yī)院,經(jīng)過搶救命是保住了,醫(yī)生卻告知,大哥將半身癱瘓。屋漏偏逢連陰雨,大哥的病情才控制住,那邊家里又打來電話說,二哥因腦梗也被送進醫(yī)院。分身乏術(shù),無奈之下,曹立海只得與醫(yī)院商量,將兩個哥哥轉(zhuǎn)到同一家醫(yī)院,以方便照顧。從此,曹立海開始了長達半個多月的陪護,每天早晨將哥哥們洗漱好,換上成人紙尿褲,然后騎摩托車趕回30公里以外的村里處理事務,晚上再從村里騎回醫(yī)院照顧哥哥們。
由于曹立海和大哥相差20多歲,在醫(yī)院大伙認為他是在照顧自己的老父親。“其實,我心里也早把兩個哥哥當成自己的老人在照顧。”樸實的曹立海對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說。
兩個哥哥出院后,曹立海在家中的一間房里鋪了三張床,晚上,陪著哥哥們一起睡,以防他們從床上掉下來。幸運的是,二哥的身體通過后期鍛煉生活可自理。
春夏秋三季凌晨3時,冬季凌晨4時,曹立海便準時起床,先將哥哥們的衣物洗好晾曬完畢,再給大哥擦洗身子、換衣服,然后去買早飯,馬不停蹄地回來給大哥喂飯……陀螺一般旋轉(zhuǎn)至一切收拾妥當,有時曹立海顧不上吃飯,就要去參加會議或處理村里事務。晚上無論回來多遲,除冬季外,他都要給大哥準備一盆溫水,再把大哥抱到衛(wèi)生間里給他洗頭、洗澡,他說這樣可以幫大哥舒緩一下經(jīng)絡(luò),也可避免生褥瘡。
除了照顧家人和參與村里事務以外,曹立海還種有責任田數(shù)畝,但他從沒因為田里的莊稼活而影響工作和照顧哥哥們。每逢收種之際,他都是搶在夜里把莊稼活干了。有次,他在抱大哥洗澡時,因用力不當,腰部受了傷,擔心誤了收莊稼,同時也怕大哥內(nèi)疚,硬是忍著腰疼下地干活。
每天這樣滿負荷的運轉(zhuǎn),曹立海自己也覺得很疲憊,為了緩解這種狀態(tài),不耽誤工作,同時為了更好地照顧哥哥們,曹立海多次向黨委政府遞交辭職信,考慮到他的個人能力和工作熱情,黨委政府同意他辭職并在敬老院繼續(xù)工作,發(fā)揮余熱。
如今,曹立海在敬老院里依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身為副院長,卻跟普通員工沒差別,同樣為那些癱瘓在床的老人們翻身、擦洗,他說這是多年來,照顧人照顧習慣了。
(記者 李嚴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