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11月,在經歷了七八個小時的火車旅途后,我出現在了淮南火車站的候車大廳,由于是凌晨到達,跑到候車室里等待天亮。想起來一會就要到淮南聯合大學面試了,心里不免緊張,也有了些許期待,期待見到這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
天亮的時候,我坐了“蹦蹦車”來到了淮南聯合大學。進入這所大學的第一感覺就是挺大的,校園里很是蕭瑟,除了東西兩棟教學樓,六棟宿舍樓,一所食堂,其余的地方都是雜草叢生。辦公樓位于學校的最東邊,是一棟四層的單體建筑,非常破舊了,窗戶都是早期鐵框和一塊塊的小玻璃組成的。就是這么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已經承載了我生命中十載的春夏秋冬。
熬過面試,熬過教師資格證考試,我終于能驕傲地走上“三尺講臺”了。由于學校是二次創(chuàng)業(yè),條件相當有限,人力也捉肘見襟,剛參加工作沒兩個月,我被借調到組織人事處了。那時候,學校的行政樓就是那棟破舊的小白樓。我依稀記得,當年第一次走向小白樓的時候,樓上寫著一行大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小白樓是一個朝向南的L型單面樓,前面就是成片的樹林,當你工作累的時候,就可以站在外邊的走廊上眺望下成片的樹林,層層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那時候我的期待就是學校盡快建起辦公樓來,等到嶄新的辦公樓矗立起來的時候,我也不在組織人事部門上班了。
09級文秘班,是一個四十人的班級,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也是學校實訓樓正在打地基的時候。每天看著挖掘機和打樁機在工作,每天都在關注著建筑的進度。那時學生們最大的期待就是實訓樓迅速完工,然后大家就可以到實訓樓去上課了。等到實訓樓建好了,09級文秘的同學也畢業(yè)了。
10級文秘班,是一個十九人的班級。由于社會對“秘書”的誤解,導致文秘的學生越來越少。在給10文秘上課的時候,南區(qū)一號樓、二號樓、辦公樓、醫(yī)學院等樓正在崛起,那時候,學生們的期待就是能走一下南區(qū)到辦公樓的長廊,因為覺得很有大學的感覺。等到這些建筑群修好的時候,他們也畢業(yè)了。
11級酒店管理班,是一個三十九人的班級,他們是酒店管理專業(yè)第三屆的學生。他們的期待是能有自己的實訓室,因為有了自己的實訓室,就再也不用跑到食堂三樓去擺臺了。那時候在食堂三樓擺臺,食堂工作人員是一臉的不情愿,有時候還會頤指氣使讓學生走開,不能弄臟她們的桌子。后來酒店管理實訓室建立起來,茶藝實訓室、客房實訓室、餐飲實訓室都配備了,她們也畢業(yè)了。
15級酒店管理班,是第二屆含有自主招生學生的班級。這個班級學生知識水平良莠不齊,讓我們這些老師很費腦筋。每次上課的時候,都在絞盡腦汁地與手機搶學生。這么一群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學生,也有自己的期待——那就是新圖書館大樓建成。圖書館大樓,代表著一個學校的實力,是學生們最心儀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安靜地看書學習,可以輕松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社會在進步,學校在發(fā)展。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選擇,就是這一代又一代人的選擇,成就了淮南聯合大學的莘莘學子;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期待,就是這一代又一代人的期待,編織成了淮南聯合大學最美的夢。(張寶英)